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鲱鱼籽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

拼音Fēi Yú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剖腹取卵,焙干。

原形态太平洋鲱,体侧扁,长25-35cm,冻中大,头顶有一浅凹,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侧上位,有脂眼睑,眼间隔浅凹。口小而斜,前颌骨小;上颌骨宽,长方形,并有辅上颌骨两块;下颌较上颌略长。下颌、犁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上颌及颚骨无牙。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20+36,细长而扁。圆鳞中大,纵裂鳞52-54,无侧线,腹侧具弱棱鳞(25-28)+(12-13)。背鳍15-17,起点在腹鳍起点的前上方。臀鳍17-18,胸鳍17,低而短,不伸达腹鳍。腹鳍9。尾鳍深叉形。体背侧蓝黑色,侧上方微绿,两侧及腹部银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为冷水性中上层鱼类,食沲游生物,栖息于水深80m左右的海区,一般于第2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产卵,山东产卵块在荣城、威海沿海,粘性卵,卵径1.3-1.6mm,怀卵量1万-2万粒。

资源分布:分发布于渤海、黄海。

功能主治补虚;平喘。主脚气病;喘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2.5-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糠谷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糠谷老药材名称糠谷老拼音Kānɡ Gǔ Lǎo别名糠古老、看谷老、老谷穗、枪谷老、老枪谷、枪谷来源真菌类霜霉科指梗霉属植物禾指梗霉(粟白发菌)Sclerospora gramini

  • 黄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药子药材名称黄药子拼音Huánɡ Yào Zǐ别名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

  • 粗榧根

    药材名称粗榧根拼音Cū F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

  • 山牛毛毡

    《中药大辞典》:山牛毛毡药材名称山牛毛毡拼音Shān Niú Máo Zhān别名田高梁、牛毛草、牛毛毡(《贵州民间药物》),褐穗飘拂草(《广州植物志》),片角草(《中国植物志》)

  • 小花琉璃草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清

  • 美丽胡枝子花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花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用法用量内

  • 花荵

    《中药大辞典》:花荵药材名称花荵拼音Huā Rěn别名电灯花(《内蒙古中草药》),灯音花儿(蒙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花荵科植物丝花花荵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洗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地沙

    《中药大辞典》:地沙药材名称地沙拼音Dì Shā别名米洋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厘米。

  • 小蕨鸡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白粉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叶。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倾斜,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簇

  • 红簕钩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簕钩药材名称红簕钩别名红簕菜、梨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红簕钩Rubus pirifolicus Smit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广东、广西。性味淡、涩,凉。功能主治清肺凉血,解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