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魿鱼

魿鱼

药材名称魿鱼

拼音Línɡ Yú

英文名Mud carp

别名雪魿、土魿鱼、魿公

出处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粤语》:魿鱼,广人池塘多畜之。以鱼秧长成,与卿住相反,卿性沉,长潜水中,魿性浮,长跃水上。卿食之可以实肠,魿食之可以行气,卿守而魿行,性各不同如此。其物以冬而肥,故名。喜泳浮波上,得奔流则跳跃寻丈。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鲮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rhina molitorella (cuviee et Valenciennes)

采收和储藏:每年除生殖季节外均可捕捞,捕得后,去鳞、鳃、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鲮,体梭形,侧扁,腹部圆,无腹棱。背部在背鳍前方稍隆起。头短,吻圆钝,吻长略大于眼径。眼侧位,眼间宽,口下位,较小,弧形,上下颌角质化。须2对,吻须较粗壮,颌须较小。上颌之外有上唇和吻皮,上唇边缘呈细波状,唇后沟中断。下颌外有下唇,唇边缘有多数乳 头状突起。下咽齿3行。鳞中等大,侧线鳞38(7-8\5-6-V)42。背鳍4,12-13,无硬刺,其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至吻端的距离。臀鳍3,5。尾鳍深分叉,体上部深灰色,腹部银白,在体侧胸鳍基部之后上方有8-9个鳞片的基部为黑色,聚在一起成为1个长菱形斑块。幼鱼尾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多活动于水的中下层,特别是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内。以植物为主要食料。

资源分布:我国珠江水系、海南、台湾、韩江、闽江、澜沧江及元江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脂肪1.5%,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计7.9%/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除湿。主膀胱结;水臌;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

各家论述1. 姚可成《食物木草》: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

2.《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3.《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功近鲫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栲栗

    药材名称栲栗拼音Kǎo Lì别名锥栗、米锥栗、勒翠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剥去果壳,

  • 菩提树花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花药材名称菩提树花拼音Pú Tí Shù Huā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南京椴的花序。7月采收。原形态南京椴,又名:密克椴树、白椴。落叶乔

  • 川素馨

    药材名称川素馨拼音Chuān Sù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川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urophyllum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片

  • 天目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目木兰药材名称天目木兰拼音Tiān Mù Mù Lán来源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

  • 大金发藓

    药材名称大金发藓拼音Dà Jīn Fā Xiǎn别名独根草(《中国药植志》),小松柏、岩上小草、眼丹药、一口血(《贵州草药》),矮松树、万年杉(《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

  • 龙爪豆

    药材名称龙爪豆拼音Lónɡ Zhuǎ Dòu别名虎爪豆、猫爪豆、龙爪黎豆、狗爪豆来源豆科龙爪豆Stizolobium cochinchinense (Lour.) Tanget W

  • 黑大艽

    药材名称黑大艽拼音Hēi Dà Jiāo英文名siberia Monkshood别名大艽、黑秦艽、马尾大艽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草地乌头或西伯利亚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拔毒散

    《全国中草药汇编》:拔毒散药材名称拔毒散拼音Bá Dú Sàn别名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巴掌叶、肯麻尖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四川黄花稔Sida szechu

  • 毛蜂斗草

    药材名称毛蜂斗草拼音Máo Fēnɡ Dòu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cantonensis Stapf var.strigosa C.

  • 建兰根

    药材名称建兰根拼音Jiàn Lán Gēn别名土续断(《续古今考》),兰根(《五杂俎)),兰花根(《分类草药性》)。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根。随时可采,鲜用。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