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高山紫菀

高山紫菀

药材名称高山紫菀

拼音Gāo Shān Zǐ Wǎn

英文名root of Alpine Aster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高山紫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alpinus L.[A。 pulchellus Willd]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切段,晒干。

原形态高山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10-35cm。根茎粗壮,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状叶丛。茎直立,不分枝,基部被枯叶残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叶残片,被密或疏毛,下部有密集的叶。下部叶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1-10cm,宽0.4-1.5cm,先端圆形稍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全缘;中部叶长或稍有腺点;中脉及三出脉在下面稍凸起。头状花序在茎端单生。总苞半于形;总苞片2-3层,外层全部草质,内层边缘膜质,边缘常紫红色,被密或疏柔毛。舌状花35-40个,舌片紫色、蓝色或浅红色;管状花花冠黄色,裂片长约1mm;花柱附片长0.5-0.6mm。冠毛白色,另有少数在外的极短的糙毛。瘦果长圆形,基部较狭,褐色,被密绢毛。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坡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脂肪酸(fatty acid)[1],毛叶酯(lachnl-phyllum ester)[2]。地上部分含6α-当归酰氧基-1-氧代-2,3-二氢西洋红素(6α-angeloyoxy-1-oxo-2,3-dihydrosalviarin),6β-羟基-7,8-去氢三楔旱地菊素A(6β-hydroxy-7,8-dehydrobacchotrcuneatin A)[3]。

性味味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风热头痛;结膜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止咳之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亚麻

    《中药大辞典》:亚麻药材名称亚麻拼音Yà Má别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

  • 罂粟壳

    《中国药典》:罂粟壳药材名称罂粟壳拼音Yīnɡ Sù Ké英文名PERICARPIUM PAPAVERIS别名米壳、粟壳、罂子粟壳、米囊子壳来源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Papav

  • 稻草

    《中药大辞典》:稻草药材名称稻草拼音Dào Cǎo别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化学成分

  • 大叶铁包金

    药材名称大叶铁包金别名马梢蛇藤、勾儿茶、紫罗花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牛鼻拳Berchemia giraldiana Schneid.,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备用。性味微涩,平。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咳

  •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拼音Fēi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

  • 山油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油麻药材名称山油麻拼音Shān Yóu Má别名山脚麻来源榆科山油麻Trema dielsiana Hand.-Mazz.,以嫩叶、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

  • 无名异

    《全国中草药汇编》:无名异药材名称无名异拼音Wú Mínɡ Yì别名土子、黑石子来源结核状的软锰矿石。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杂石。性状不规则球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5~3厘

  • 六棱麻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药材名称六棱麻拼音Liù Lénɡ M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根茎。四月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

  • 秋海棠茎叶

    《中药大辞典》:秋海棠茎叶药材名称秋海棠茎叶拼音Qiū Hǎi Tánɡ Jīnɡ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性味《陆川本草》:"味酸,微寒。&

  • 刺柄莲座蕨

    药材名称刺柄莲座蕨拼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别名刺柄观音座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