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马刀肉

马刀肉

《中药大辞典》:马刀肉

药材名称马刀肉

拼音Mǎ Dāo Ròu

出处《纲目》

来源为竹蛏科动物长竹蛏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同蚌。"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热、止渴,解酒毒。治妇人劳损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本草衍义》:"发风痰,不可多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刀肉

药材名称马刀肉

拼音Mǎ Dāo Ròu

英文名razor clam shell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巨首楔晨和短褐矛蚌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uneopsis capitata(Heude)2.Lanceolaria grayana(Lea)

原形态1.巨首楔蚌,楔蚌中较大的一种,一般壳长约70mm,壳高约35mm,壳宽约25mm。壳质厚而坚硬。贝壳前部极膨大,向后高度和宽度急剧缩小,因此外形呈长三角楔状。贝壳前部之膨大处的后方有一凹陷,约位于壳中。壳顶位于背缘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蚀誊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圆有生长线。铰合部发达,左壳具2枚拟主齿和2枚侧齿,前拟主齿呈片状,后拟主齿呈三角锥状,顶部有细的裂纹,2枚侧齿细长而平行;右壳只有1枚三角锥状的前拟主齿和1枚侧齿,其后拟主齿只留有痕迹。

2.短褐矛蚌,壳长达170mm,壳高44mm,壳宽39mm。壳坚厚,略膨胀,两侧不对称,狭长,呈长矛形。长度为高的4-5倍。壳顶部稍膨胀,低于背缘,常被腐蚀,靠近前端,在贝壳全长1/10处。前缘钝圆,前背缘直,后背后缘在壳长1/2处渐向下 斜,腹缘直,中部稍凹后缘略圆或锐角。小月面长形,发达。壳面灰褐色,生长纹细致。贝壳中部的生长纹间具有排列整齐的粗短颗粒形纵褐。并在壳顶处有锯齿状纵褐,故称短褐矛蚌。铰合部发达,左壳具有2枚略呈三角锥形的拟主齿,2枚长刃状的侧齿;右有2枚拟主齿,1枚侧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多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为食料。2.栖息于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内。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明目。主消渴;目昏;妇人劳损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

注意本草衍义》:“发风痰,不可多食。”

各家论述1.《纲目》:同蚌。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明目,除热、止渴,解酒毒。治妇人劳损下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百解薯

    药材名称大百解薯拼音Dà Bǎi Jiě Shǔ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wangsiens

  •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拼音Xié Yè R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

  • 香花刺

    《中药大辞典》:香花刺药材名称香花刺拼音Xiānɡ Huā Cì别名香水花(《陕西中草药》),木香花(《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七里香蔷薇的根皮。夏、秋采挖根皮

  • 斑叶兰根

    药材名称斑叶兰根拼音Bān Yè Lán Gēn别名野洋参根(《贵州草药》)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兰科植物大斑叶兰或小斑叶兰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功能主治《贵州民间药物》:&

  • 西红柿

    《中药大辞典》:西红柿药材名称西红柿拼音Fān Qié别名西红柿、番李子(《广州植物志》),金橘(《陆川本草》)。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新鲜果实。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

  • 秋枫

    药材名称秋枫拼音Qiū Fēnɡ别名茄冬、秋风子、大秋枫、红桐、过冬梨、朱桐树、乌杨来源大戟科重阳木属植物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ume或重阳木B. polycarpa (Lev

  • 鳝鱼

    《中药大辞典》:鳝鱼药材名称鳝鱼拼音Shàn Yú别名鳣(《山海经》),黄鳣(《异苑》),鳣鱼(《千金·食治》),海蛇(《黑龙江中药》)。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鳝科动物

  • 南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山藤药材名称南山藤别名假夜来香、各山消、苦凉菜、帕格俄姆、帕空耸[傣语]、苦菜藤、通光散、团叶藤来源萝藦科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 (L. f.) Benth. e

  • 白背三七

    《中药大辞典》:白背三七药材名称白背三七拼音Bái Bèi Sān Qī别名大肥牛(《广州植物志》),土生地、白仔菜药、散血姜(《广西药植图志》),土田七(《广西中药志》),三百棒

  • 白脂麻

    药材名称白脂麻拼音Bái Zhī Má别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