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雉子筵

雉子筵

《全国中草药汇编》:雉子筵

药材名称雉子筵

拼音Zhì Zǐ Yán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

来源蔷薇科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以地上部分入药。

生境分部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

药理作用本品有效成分胃d-儿茶素,有增强毛细血管收缩作用和收缩子宫作用。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益中气,补阴虚,止血。

主治疝气及干血痨:每日3~5钱,水煎服或黄酒煎服。

临床应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子宫出血:口服一次2~3片,每天3次。(糖衣片:每片含生药浸膏0.2克=1克生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雉子筵

药材名称雉子筵

拼音Zhì Zǐ Yán

别名瓢子,满山红(《陕西草药》),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中草药通讯》(6):8,1973)。

出处《陕西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全草。夏季割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5~26厘米。全株密被毛绒。主根粗短,侧生多数支根,暗褐色。茎柔弱,直立或倾斜。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的小叶5~7,稀3,或9,顶端三小叶较大,椭圆状卵形、倒卵形或矩圆形,长0.8~4厘米,宽0.6~2厘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叶柄长;托叶膜质;茎生叶小,有3小叶,叶柄短或无。伞房状聚伞花序,多花;花黄色,直径1~1.5厘米;萼开展5裂,副萼片5,椭圆形;花瓣5,均具伸展的柔毛,雄蕊多数。瘦果小,矩圆状卵形,黄白色,有皱纹。花期4月。

本植物的根(雉子筵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多石地,草原及梯田旁。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陕西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陕西草药》:"益中气,补阴虚。治疝气及干血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雉子筵

药材名称雉子筵

拼音Zhì Zǐ Yán

英文名Herb of Dewberryleaf Cinquefoil

别名莓叶委陵菜,瓤子、满山红、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菜瓢子

出处出自《陕西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莓叶委陵菜多年生草本。根极多,簇生。花茎丛生,被开展柔毛。基生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3对,稀4对;叶柄被开展疏毛,小叶有短柄或近无柄;托叶膜质,褐色,外有稀疏开展长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0.5-7cm,宽0.4-3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圆钝锯齿,近基部全缘,两面被平铺疏柔毛,下面沿脉较密,锯齿边缘有时密被缘毛;茎生叶常有3小叶,与基生小叶相似或呈长圆形且先端有锯齿而下半部全缘,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卵形,草质,全缘,先端急尖,外被平铺疏柔毛。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直径1-1.7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副萼片5,长圆披针形,先端急尖,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钝或微凹,黄色;花柱近顶生,上部大,基部小。成熟瘦果近肾形,直径约1mm,表面有脉纹。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400m的地边、沟边、草地、灌丛及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全株长约25cm,密被毛绒。茎纤细。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5-7(-9),顶端三小叶较大,小叶宽倒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长0.8-4cm,宽0.5-2cm,先端尖或稍钝,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茎生叶为三出复叶。花多,黄色。瘦果小,微有皱纹。气微,味涩,微苦。

性味甘;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陕西草药》:益中气,补阴虚。治疝气及干血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镜面草

    药材名称镜面草拼音Jìnɡ Miàn Cǎo别名翠屏草、象耳朵草、岩金花、紫常绿、镜面叶、跌打散出处镜面草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云:"镜面草生云南圃中。根茎黑糙,附茎、附根发叶。叶极似莼,光滑

  • 玉芙蓉

    《中药大辞典》:玉芙蓉药材名称玉芙蓉拼音Yù Fú Rón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肉质茎中流出的浆汁凝结物。4~8月,当仙人掌汁液充盈时,选择生长

  • 翅卫矛

    《中药大辞典》:翅卫矛药材名称翅卫矛拼音Chì Wèi Máo别名约哦(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7~8月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

  • 天泡子

    《中药大辞典》:天泡子药材名称天泡子拼音Tiān Pào Zǐ别名沙灯笼(《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灯笼草、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常用

  • 臭藿香

    药材名称臭藿香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来源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微凉。功能主治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

  • 斩妖剑

    药材名称斩妖剑拼音Zhǎn Yāo Jiàn别名真武剑、大石韦、老鹰七、大瓦韦、凤子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狭基巢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

  • 垂丝卫矛

    《中药大辞典》:垂丝卫矛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青皮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米饭、暖木(《中

  • 黄杞叶

    药材名称黄杞叶拼音Huánɡ Q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pis Hance;

  • 柏勒儿茶

    药材名称柏勒儿茶拼音Bǎi Lè ér Chá来源为豆科柏勒树属植物柏勒树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

  • 刺花椒

    药材名称刺花椒别名野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刺花椒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0.57~2.0%。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