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阳桃根

阳桃根

《中药大辞典》:阳桃根

药材名称阳桃根

拼音Yánɡ Táo Gēn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酢浆草科植物阳桃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

功能主治治头风,关节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钱(鲜者1~1.5两);或浸酒。

复方①治慢性头风:鲜阳桃根一两至两半,豆腐四两炖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关节痛:阳桃根四两,浸酒一斤,历一星期可用,每次服一小杯。(《泉州本草》)

③治心痛:阳桃根四至五钱。水煎服。(《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阳桃根

药材名称阳桃根

拼音Yánɡ T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Carambola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verrhoa carambol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除去泥土,洗净,晒干;或剥取根皮,除去栓皮,取二层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阳桃乔木,高5-12m。幼枝被柔毛及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总叶柄及叶轴被毛,具小叶5-11枚,长约13cm;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6cm,宽约3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圆锥花序生于叶腋或老枝上,长约3cm;花萼5,红紫色,覆瓦状排列,长约3mm;花冠近钟形,白色至淡紫色,长约5mm,花瓣倒卵形,旋转状排列;雄蕊10,其中5枚较短且无花药,花丝基部合生;子房5室,具5棱槽,每室胚珠多数。浆果卵状或椭圆状,长5-8cm,淡黄绿色,光滑,具3-5翅状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栽培于园林或村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成分皮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和1,5-二羟基-6,7-二甲氧基-2-甲基蒽醌-3-O-β-吡喃葡萄糖甘(1,5-dihydroxy-6,7-dimethoxy-2-methyl anthraquinone 3-O-β-glucopyranoside)。

性味味酸;涩;性平

归经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涩精止带。主风湿痹痛;骨节风;瘫缓不遂;慢性头风;心胃气痛;遗精;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芽白菜

    《中药大辞典》:黄芽白菜药材名称黄芽白菜拼音Huánɡ Yá Bái Cài别名黄芽菜(《咸淳临安志》),黄矮菜、花交菜(《戒庵漫笔》),大白菜、结球白菜(《广

  • 瑞香叶

    《中药大辞典》:瑞香叶药材名称瑞香叶拼音Ruì Xiā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叶片。功能主治治疮疡,痛风。①《岭南采药录》:"治疮疡,捣烂敷之。

  • 刺花椒

    药材名称刺花椒别名野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刺花椒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0.57~2.0%。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温

  • 夹蛇龟

    《中药大辞典》:夹蛇龟药材名称夹蛇龟拼音Jiá Shé Guī别名摄龟(《尔雅》),陵龟(《尔雅》郭璞注),蠳龟(《抱朴子》),鸯龟(陶弘景),呷蛇龟(《唐本草》),啖蛇龟(《食疗

  • 蛤叶薯

    药材名称蛤叶薯拼音Há Yè Shǔ别名单边救主、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葛薯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t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采收和储藏:秋、

  • 紫金血藤

    药材名称紫金血藤拼音Zǐ Jīn Xuè Ténɡ别名血藤、黄皮血藤、气藤、香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翼梗五味子的藤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henryi Clarke

  • 庵闾子

    药材名称庵闾子拼音ān Lǘ Zǐ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庵闾的果实。植物形态详"庵闾"条。冬季采收。性味苦辛,温。①《本经》:"味苦,微寒。"②《吴普本草》

  • 虎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白花虎掌草、见风青、见风黄、蜜马常、汉虎掌、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

  • 鸡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矢藤药材名称鸡矢藤拼音Jī Shǐ Ténɡ别名鸡屎藤、牛皮冻、解暑藤、狗屁藤、臭藤、皆治藤、清风藤[福建]来源为茜草科鸡矢藤属植物鸡矢藤Paederia scande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