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铺地黍

铺地黍

《全国中草药汇编》: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别名硬骨草、田基姜、风台草、竹蒿草头、马鞭节

来源禾本科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以根状茎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华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湿热带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用量1~2两。

跌打损伤:鲜根状茎,捣烂,洗米水调外敷。

毒蛇咬伤,疮疖:鲜根状茎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外伤出血:研粉撒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别名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平卧。秆直立,稍坚挺,具多节。叶互生,扁平;线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5~5毫米,近革质,叶脉平行,叶缘干时卷,基部有叶鞘,鞘与叶面有毛,叶背光滑9。圆锥花序开展,长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长圆形,长约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颖白色,透明,截形或阔三角形,长约为小穗之1/4,脉不明显;第二颗卵形,先端短尖,有脉7条;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压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圆形,具脉9条,内稃膜质;第二小花两性,外稃矩圆形,先端短尖,薄革质,背弓形,边缘稍宽而内卷,包围着内稃;雄蕊3,花丝细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头羽状。颖果。夏、秋抽穗。

生境分部生于旷野、谷地、湿地或溪涧旁。分布广东、浙江、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微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治淋浊,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铺地黍

药材名称铺地黍

拼音Pū Dì Shǔ

英文名Herb of Torpedograss

别名硬骨草、风台草、大广草、马鞭节、马铃降、苦露草

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铺地黍,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发达。秆直立,坚挺,高50-100cm,多节。叶鞘光滑,边缘被纤毛;叶舌很小,长约0.5mm,具纤毛;叶片质硬,线形长5-25cm,宽3-6mm,干时上部常卷折呈现锥状,上面被柔毛,下面光滑。圆锥花序开展,长5-20cm,主轴直立;分枝斜向上伸,粗糙,具棱槽,下部裸露;小穗长圆形,先端尖,无毛,长约3mm;第1颖长约为小穗的1/4,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圆钝,脉不明显,第2颖与小颖等长,具7-9脉,先端喙尖,第1小花雄性;其外稃与第2颖等长同形但较宽,内稃膜质,几等长于外稃;雄蕊3,花药黑褐色;第2小花结实,谷粒长圆形,长2.2-2.5mm,平滑光亮,先端尖。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边、溪边以及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

化学成分铺地黍含有麦角生物碱(ergot alkaloids),主要有:裸麦角碱(chanoclavine),羊茅麦角碱(festuclavine),田麦角碱(agroclavine)。还含有壳硬蛋白(sclerotin),其含量为 0.71%。另外含有较高的糖类及蛋白质,并含有钙(Ca)、镁(Mg)、纳(Na)、钾(K)、磷(P)、硫酸根(SO2- 4)、氨(CI)等元素及离子,其中磷含量是叶大于茎,但磷含量低于其他元素含量。植物中积累的钾浓度大于钠浓度。灰分含量较高等。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通淋利湿。主高血压;淋浊;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七

    《中国药典》:三七药材名称三七拼音Sān Qī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

  • 猫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眼草药材名称猫眼草拼音Māo Yǎn Cǎo别名打碗棵、打盆打碗、猫眼棵、猫儿眼、肿手棵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a Bunge的全草。夏秋采集

  • 鸭儿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儿芹药材名称鸭儿芹拼音Yā ér Qín别名鸭脚板、鹅脚板来源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鸭儿芹Cryptotaenia joponica Hassk.,以全草入药。夏

  • 扁樱桃

    药材名称扁樱桃拼音Biǎn Yīnɡ Táo别名棱果蒲桃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红果仔的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genia uniflora L.[Myrtus brasiliana L

  • 露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水草药材名称露水草拼音Lù Shuí Cǎo别名珍珠露水草、换肺散、鸡冠参、蓝耳草、蛛毛蓝耳草、蛛丝毛蓝耳草来源鸭跖草科蓝耳草属植物露水草Cyanotis a

  • 七叶薯

    药材名称七叶薯别名血参、补血薯、七爪金龙来源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微甘、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止

  • 紫堇花

    药材名称紫堇花拼音Zǐ Jǐn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堇"条。性味《本草图经》:"味酸,微温,无毒。"功能主治治脱

  • 麝香

    《中国药典》:麝香药材名称麝香拼音Shè Xiānɡ英文名MOSCHUS别名原麝香、香脐子、寸草、麝脐香、臭子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 、马

  • 小白绵参

    药材名称小白绵参拼音Xiǎo Bái Mián Shēn别名小儿惊风药、高脚鼠耳草、婆婆指甲草、破花絮草、鹅秧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簇生卷耳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tium cae

  • 柠条子

    药材名称柠条子拼音Nínɡ Tiáo Zi英文名seed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