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金钱木根

金钱木根

《中药大辞典》:金钱木根

药材名称金钱木根

拼音Jīn Qián Mù Gēn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鼠李科植物铜钱树

原形态铜钱树,又名:马鞍秋(《思南府志》)。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暗灰色,剥落状;小枝呈"之"字形曲折,密被皮孔,无刺。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至广卵形,长4~10厘米,宽2.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具波状齿,近革质;叶柄长3~6厘米。花黄绿色,具长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萼5裂;花瓣5;雄蕊5;子房2~3室与花盘合生。核果木质,扁形,周围有宽广薄翅,形如铜钱,径约2.5厘米。紫褐色。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间。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

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乏力。金钱木根五至六钱,加仙鹤草,白马骨、紫青藤(牯岭勾儿茶)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金钱木根

药材名称金钱木根

拼音Jīn Qián M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Paliurus

别名金钱木、麻介刺马鞍秋。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铜钱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liurus hemsleyanus Rehd.[P.orientalis (Franch.)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铜钱树 落叶乔木,高达15m。树皮灰褐色,剥落状。小枝细长,“之”形曲折,无毛,有皮孔,常有刺或无刺。叶互生;叶柄长0.6-2cm;无托叶刺,但幼树叶柄基部有2个针刺;叶片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10cm,宽2.5-9cm,先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偏斜,近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或圆齿,上面亮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基出脉三条。聚伞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兼有腋生;花小,黄绿色,两性;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或宽卵形;花瓣5,匙形;雄蕊5,长于花瓣;花盘五边形,5浅裂;子房2-3室,与花盘合生。核果草帽状,周围有木栓质宽翅,近圆形,似“铜钱”。径约2 .5cm或更大,无毛,果熟时紫褐色;果梗长约2cm,下垂。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

性味甘;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气。主劳伤乏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劳伤乏力。金钱木根五至六钱,加仙鹤草、白马骨、紫青藤(牯岭勾儿茶)各三至四钱。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常草

    药材名称龙常草拼音Lónɡ Chánɡ Cǎo英文名Manchurian Beakgrain别名粽心草出处始载于《名医别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木科龙常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arrhena

  • 崩疮药

    药材名称崩疮药拼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兰花双叶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花双叶草药材名称兰花双叶草拼音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别名花叶两块瓦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

  • 黄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槿药材名称黄槿别名黄木槿、桐花、海麻、海麻桐、木麻、公背树来源锦葵科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以叶、树皮、花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寒

  •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药材名称山飘儿草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

  • 芒种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芒种花药材名称芒种花拼音Mánɡ Zhònɡ Huā别名剪耳花、山黄花、过路黄、栽秧花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 Thun

  • 蒲儿根

    药材名称蒲儿根拼音Pú ér Gēn别名猫耳朵、肥猪苗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蒲儿根Senecio oldhamianus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

  • 乌饭子

    《中药大辞典》:乌饭子药材名称乌饭子拼音Wū Fàn Zǐ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滇南本草》),冷饭果、沙汤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原形态

  • 海藻

    《中国药典》:海藻药材名称海藻拼音Hái Zǎo英文名SARGASSUM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

  • 水蓼

    《中药大辞典》:水蓼药材名称水蓼拼音Shuǐ Liǎo别名蔷、虞蓼(《尔雅》),泽蓼(《尔雅》郭璞注),辣蓼草(《本草求原》),柳蓼、川蓼(《植物学大辞典》),水红花(《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药蓼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