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苦梨
药材名称野苦梨
拼音Yě Kǔ Lí
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适量捣烂包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野苦梨
拼音Yě Kǔ Lí
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适量捣烂包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豨仙草拼音Xī Xiān Cǎo别名豨莶草、蘅签草、野苏子、香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丽江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omis likiangensis C.Y.Wu[P.b
《全国中草药汇编》:腥藤药材名称腥藤别名赤苍藤、土白芍、假黄藤来源铁青树科腥藤Erythropalum scandens Blum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
药材名称大叶紫苏拼音Dà Yè Zǐ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香薷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lava(Benth.)Bent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青藤药材名称红花青藤别名毛青藤、三姐妹藤来源莲叶桐科(青藤科)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性味甘、辛、涩,温
《中药大辞典》:象骨药材名称象骨拼音Xiànɡ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化学成分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药材名称茶花拼音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si
《中药大辞典》:马鬐膏药材名称马鬐膏拼音Mǎ Qí Gāo别名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性味①《别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棕叶芦药材名称棕叶芦拼音Zōnɡ Yè Lú别名扫地草、棕叶草来源禾本科棕叶芦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O. kuntze,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