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赤瓟

赤瓟

《中药大辞典》:赤瓟

药材名称赤瓟

拼音Chì Páo

别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葫芦科植物赤瓟果实。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原形态多年生蔓性草本。茎被长毛,少分枝;卷须单一。叶互生;广卵状心脏形,长5~10厘米,宽4~9厘米,先端尖,边缘微锯齿缘;两面均被毛茸;有叶柄。花腋生,单一,雌雄异株;雄花的花梗短而细,雌花的花梗长而粗;萼短钟形,裂片5,线状披针形,反折;花冠黄色,钟形,5深裂,花瓣狭卵形,被短毛,长2.5厘米左右;雄花的雄蕊S枚,不育雄蕊线形,花丝有毛;雌花有短的退化雄蕊,子房下位,长圆形,被长柔毛,具3叉状肾形柱头。瓠果长卵形或广椭圆形,长4~5厘米,宽2.5厘米,红色或绿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房屋附近。分布东北华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纣3~5厘米,直径约1.5~3厘米。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坟,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毫米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热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酸苦,平。"

功能主治降逆,理湿,和瘀。治黄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伤。

①《东北药植志》:"顺气,调气。"

②《黑龙江中药》:"治扭腰岔气,胸胁疼痛。"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服。

复方①治反胃吐酸、吐食:赤包一至三钱(干品),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肺结核咳嗽、吐血,黄疸,痢疾便血:赤包(干品)一至三钱,研末冲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瓟

药材名称赤瓟

拼音Chì Páo

英文名Manchurian Tubergourd Fruit, Fruit of Manchurian Tubergourd

别名气包、赤包、山屎瓜、赤雹、屎包子、山土豆、赤包子。

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 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adiantha dubia Bunge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防止果实破裂,用线将果柄串起,挂于日光下或通风处晒干为止。置通风干燥处,防止潮湿霉烂及虫蛀。

原形态攀缘草质藤本。全株被黄白色长柔毛状硬毛。根块状,茎稍粗壮,上有棱沟。叶柄稍粗,长2-6cm;叶片宽卵状心形,长5-8cm,宽4-9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浅波状,两面粗糙,脉上有长硬毛。卷须纤细,被长柔毛,单一。花雌雄异株;雄花单生,或聚生于短枝的上端,呈假总状花序,有时2-3朵花生班干部民梗上,花梗细长;花萼筒极短,近辐状,裂片披针形,向外反折,具3脉,两面均被长柔毛;花冠黄色,裂片长圆形,长2-2.5cm,宽0.8-1.2cm,具5脉,上部向外反折,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有短的疣状腺点;雄蕊5,其中1枚分离,其余4枚两两稍靠合,有退化子房半球形;雌花单生,花梗细;花萼、药冠同雄花;退化雄蕊5,子房长圆形,密被长柔毛,花柱无毛,自3-4mm处分3叉,柱头膨大,肾形,2裂。果实长卵状长圆形,长4-5cm,径2.8cm,先端有残存的花柱基,基部稍变狭。,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有光泽,被柔毛,具10条明显的纵纹。种子卵形,黑色,平滑无毛,长44.5mm,宽2.5-3mm,厚1.5mm,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800m的山坡、河谷及林缘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约3-5cm,直径约1.5-3cm。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表面皱缩,有极稀的白色茸毛及纵沟纹,顶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1mm左右,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颗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鉴别性状鉴别 本品呈卵圆形、椭圆形至长圆形,常压扁,长3-5cm,直径1.5-3cm。表面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皱缩,有极稀的茸毛及纵沟纹,先端有残留柱基,基部有细而弯曲的果柄,果皮厚约1mm;内表面粘连多数黄色长圆形的小顶粒(系不发育的种子),中心有多数扁卵形、棕黑色的成熟种子,新鲜时质软而粘。气特异,味甜。

性味味酸;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祛痰;利湿。主反胃吐酸;肺痨咳血;黄疸;痢疾;胸胁疼痛;跌打扭伤;筋骨疼痛;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各家论述1.《东北药植志》:顺气,调气。

2.《黑龙江中药》:治扭腰岔气,胸胁疼痛。

3.《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祛痰,止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鳞鱼

    药材名称青鳞鱼拼音Qīnɡ Lín Yú英文名Harengula;Pilchard别名青皮、柳叶鱼、青鳞、青皮子、柳叶青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青鳞鱼及其近缘种的肉。拉丁

  • 狗肝

    《中药大辞典》:狗肝药材名称狗肝拼音Gǒu Gā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功能主治治脚气,下痢腹痛。《本草拾遗》:"主脚气

  • 水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半夏药材名称水半夏拼音Shuǐ Bàn Xià别名戟叶半夏来源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戟叶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Bl

  • 密叶绢藓

    药材名称密叶绢藓拼音Mì Yè Juàn Xiǎn英文名dense moss别名石苔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绢藓科植物密叶绢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todon compr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三角泡

    药材名称三角泡拼音Sān Jiǎo Pào别名假苦瓜、假蒲达、包袱草、风船葛、鬼灯笼、三角灯笼、金丝苦楝、三角藤、倒地铃、棕子草、炮掌果、小果倒地铃、白花仔草、带藤苦楝、灯笼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

  • 铁脚威灵仙叶

    药材名称铁脚威灵仙叶拼音Tiě Jiǎo Wēi Línɡ Xiān Yè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黄药子的叶。原形态藤本,长2米,茎有条纹。叶对生,通常五出羽状复叶;小

  • 赤甲红

    药材名称赤甲红拼音Chì Jiǎ Hónɡ别名石蟹、日本蟳、蝤蛑来源甲壳纲蝤蛑科日本蟳Charybdis (Charybdis) japonicus (H. Milne-Edwar

  • 交让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交让木药材名称交让木别名画眉珠、虎皮楠来源交让木科交让木属植物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以种子及叶入药。秋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