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豌豆

豌豆

药材名称豌豆

拼音Wān Dòu

别名豍豆(《四民月令》),寒豆(《品汇精要》),毕豆(《唐史》),雪豆(《广州植物志》)。

出处《绍兴校定证类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豌豆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秃净而有粉霜,高1~2米。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末端有羽状分枝的卷须;托叶卵形,叶状,常大于小叶,基部耳状,包围叶柄或茎,边缘下部有细牙齿;小叶2~6枚,阔椭圆形或矩形,长25~50毫米,全缘。花柄自叶腋抽出,较叶柄为短:花1~3朵,白色或紫色;萼钟形,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蝶形,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贴生;雄蕊10,成9与1两束;花柱扁平,顶端扩大,内侧具髯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种子2~10粒,球形。花期4~5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种子含植物凝集素、止杈素及赤霉素A20。未成熟种子含4-氯吲哚基-3-乙酰-L-天门冬氨酸甲酯。豆荚含赤霉素A20。

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归经《本草经疏》:"入睥、胃。"

功能主治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

①《绍兴校定证类本草》:"主调颗营卫,益中平气。"

②《日用本草》:"煮食下乳汁。"

③《纲目》:"研末涂痈肿、痘疮。"

④《本草从新》:"理脾胃。"

⑤《医林纂要》:"利小便。"

⑥《随息居饮食谱》:"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复方①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三合,香葇三两。上药,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温温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圣惠方》)

②治脚气擅肩喘:豌豆二升,用水五斗,葱白十茎,擗碎,椒三分,煮取汤二斗,倾入两瓷瓮,以脚各安在一瓮中浸,遣人从膝上淋洗百遍。(《圣济总录》豌豆汤淋渫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铁角凤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角凤尾草药材名称铁角凤尾草拼音Tiě J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石林珠、金星草、止血草、洞里仙、鸡毛草、石蜈蚣、乌骨草、鹿仙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铁

  • 苦参实

    《中药大辞典》:苦参实药材名称苦参实拼音Kǔ Shēn Shí别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种子。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 金背枇杷果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果拼音Jīn Bèi Pí Pá Guǒ英文名Fruit of Przewalsk Rhododendron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拉丁植

  • 细叶桉果

    药材名称细叶桉果拼音Xì Yè ān Guǒ别名桉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细叶桉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采收和储藏:春、冬季采收,

  • 大块瓦

    药材名称大块瓦拼音Dà Kuài Wǎ别名花叶细辛、矮细辛、铺地细辛、土细辛、白三百棒。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地花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geophilumHems

  • 五叶木通

    药材名称五叶木通别名木通、羊开口、野木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扎[果]来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以根与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

  • 九里根

    药材名称九里根拼音Jiǔ L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星毛金锦香的根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siddimensis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果熟

  • 人参叶

    《中国药典》:人参叶药材名称人参叶拼音Rén Shēn Yè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叶。秋季采收,晾干或烘干。性状本品常扎成小

  • 合欢皮

    《中国药典》:合欢皮药材名称合欢皮拼音Hé Huān Pí英文名CORTEX ALBIZI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树

  • 鹅不食草

    《中国药典》:鹅不食草药材名称鹅不食草拼音é Bù Shí Cǎo英文名HERBA CENTIPEDAE别名球子草、石胡蒌、地胡椒、三牙戟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