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角蒿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

药材名称西藏角蒿

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性味甘、淡,温。

功能主治补养气血。用于久病体虚,头晕,贫血,产后乳少。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角蒿

药材名称西藏角蒿

拼音Xī Zànɡ Jiǎo Hāo

别名角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藏波罗花的根及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caruillea younghusbandii Sprague.

采收和储藏:7-9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8-9月采收成熟种子,晒干。

原形态藏波罗花 矮小宿根草本,高10-20cm。根肉质,粗壮,粉6-11mm。叶基生,平铺于地上,为一回羽状复叶;叶轴长3-4cm;顶端小叶卵圆形至圆形,长及宽为3-5(-7)cm,先端圆或钝,基部心形,侧生小叶2-5对,近无柄,卵状椭圆形,长1-2cm,宽约1cm,粗糙,具泡状隆起,有钝齿。花单生或3-6朵生于叶腋中抽出缩短的总梗上;花梗长6-9mm;花萼钟状,无毛,长8-12mm,口部直径约4mm,萼齿5,不等大;花冠细长,漏斗状,长4-5(-7)cm,中部直径8mm,花冠筒橘黄色;雄蕊4,二强;子房棒状,2室,柱头扇形,2片开裂。蒴果近于木质,弯曲或新月形,长3-4.5cm,具4棱,先端锐尖,淡褐色,2瓣开裂。种子2列,椭圆形,长约5mm,宽约2.5mm,下凸起,上面凹入,近黑色,具不明显细齿状周围及鳞片。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出沙质草甸及山坡砾石垫状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青海、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主久病虚弱;产后乳少;头晕;贫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矮卫矛

    药材名称矮卫矛拼音ǎi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nanus Bie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原形态矮卫矛

  • 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茅药材名称仙茅拼音Xiān Máo英文名RHIZOMA CURCULIGINIS别名独脚丝茅、山棕、地棕、千年棕、番龙草来源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Curculigo or

  • 小儿腹痛草

    药材名称小儿腹痛草拼音Xiǎo ér Fù Tònɡ Cǎo别名金沙青叶胆、小儿寒药、小苦药、小苦参、青叶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斜茎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petens

  • 毛叶西香罗勒

    药材名称毛叶西香罗勒拼音Máo Yè Xī Xiānɡ Luó Lè别名毛丁香罗勒、丁香草、真草、青香罗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丁香罗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cimum gratiss

  • 半边旗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旗药材名称半边旗拼音Bàn Biān Qí别名半边蕨、单片锯、半边牙、半边梳、半边风药来源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 锡矿

    药材名称锡矿拼音Xī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锡石。原形态锡石(《尔雅》)正方晶系,晶体常呈双锥形或双锥与四方柱之聚形,或板状;且有膝状双晶出现,但通常以散布状细粒或不规则

  • 毒蛆草

    药材名称毒蛆草别名透骨草、一马光、接生草、老婆子针线来源毒蛆草科(透骨草科)毒蛆草Phryma leptostachya L. var. asiatica Hara,以全草、叶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陕

  • 鱼香根

    《中药大辞典》:鱼香根药材名称鱼香根拼音Yú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圆叶薄荷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香草"条。功能主治治一切气痛,阴寒,红

  • 疔毒草

    《中药大辞典》: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藏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 漏芦

    《中国药典》:漏芦药材名称漏芦拼音Lòu Lú英文名RADIX RHAPONTICI别名狼头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