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蓝花茶

蓝花茶

药材名称蓝花茶

拼音Lán Huā Chá

别名饿死鬼、吃不饱草、蓝花菜、山狼毒白沙蒿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蒙古莸的嫩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mongholica Bgune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蒙古莸 ,落叶小灌木,高30-150cm。常自基部分枝,枝圆柱形,嫩时紫褐色,有毛,老时毛渐脱落。单叶对生;叶柄短,长约3mm;叶片厚纸质,线状披针形至线状长圆形,长0.8-4cm,宽2-7mm,全缘,稀具疏齿,表面深绿色,稍被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长约3mm,深5裂,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约1.5mm,外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花冠蓝紫色,长约1cm,外面被短毛,5裂,下唇中裂片较长大,边缘流苏状,花冠管长约5mm,管内喉部有细长柔毛;雄蕊4,近等长,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长圆形,无毛。蒴果椭圆状球形,无毛,果瓣具翅。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干旱坡地、沙丘、荒野及干旱碱质土壤。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4mm,表面紫褐色,有细纵纹及灰绿色叶痕。叶多脱落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4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淡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短绒毛;叶柄长约3mm,可见腋生聚伞花序,花皱缩成团,暗紫色。叶、花揉搓后有香气,味稍苦。

化学成分蓝花茶含有次内酰亚胺-7-葡萄糖甙(hypo-lactin-7-glucoside), 38种萜烯碳氢化合物(terpene hydrocar-bons)。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理气消食;利水消肿。主饮食不消;脘腹胀满;浮肿;小便不利;风湿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香

    药材名称山香拼音Shān Xiānɡ别名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来源唇形科山香属植物山香Hyptis suaveolens (L.)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蜘蛛

    《全国中草药汇编》:蜘蛛药材名称蜘蛛拼音Zhī Zhū别名圆蛛、大腹圆网蛛、檐蛛、癞癞蛛、到麻[蒙名]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圆蛛科大腹圆网蛛Aranea ventricosa (L. Koch);A.

  • 金樱花

    《中药大辞典》:金樱花药材名称金樱花拼音Jīn Y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花朵。性味酸,平。①《日华子本草》:"平。"②《纲目》:"酸涩,

  •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拼音Sī Máo 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刺果甘草

    药材名称刺果甘草拼音Cì Guǒ Gān Cǎo别名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功劳子

    《中药大辞典》:功劳子药材名称功劳子拼音Gōnɡ Láo Z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的果实。6月采摘果序,晒干,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至足干

  • 痰药

    药材名称痰药别名野杜仲[湖北]、四棱子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和肉花卫矛E. carnosus Hemsl.,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炉甘石

    《中国药典》:炉甘石药材名称炉甘石拼音Lú Gān Shí英文名GALAMINA别名甘石、浮水甘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菱锌矿,主含碳酸锌(ZnCO3)。采挖后,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