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荔枝叶

荔枝叶

《中药大辞典》:荔枝叶

药材名称荔枝叶

拼音Lì Zhī Yè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荔枝枝叶,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①《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②《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复方治虚喘:荔枝树皮100克,水煎代茶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荔枝叶

药材名称荔枝叶

拼音Lì Zhī Yè

英文名Litchi leaf, Lychee leaf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或3对,少4对,小叶柄长7-8mm,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2-4cm,先端骤尖或尾状短渐尖,全缘,无毛,薄革质或革质。圆锥花序顶生,阔大,多分枝;花草性,雌雄同株;萼浅杯状,深5裂,被金黄色短绒毛;花瓣5,基部内侧有阔而生厚毛的鳞片;雄蕊6-7,有时8,花丝长约4mm;子房密被小瘤体和硬毛。果卵圆形至近球形,长2-35cm,成熟时通常暗红色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分布于华南和西南等地,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台湾、栽培最盛。

性味辛;苦;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主烂疮;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浸水数日,贴烂脚。

2.《泉州本草》:治耳后溃疡,晒干,烧存性,研末调茶油,抹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白顶草

    《中药大辞典》:大白顶草药材名称大白顶草拼音Dà Bái Dǐ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具纵条纹。

  • 北细辛

    药材名称北细辛拼音Běi Xì Xīn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别名烟袋锅花、细参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

  • 蚤休

    《中药大辞典》:蚤休药材名称蚤休拼音Zǎo Xiū别名蚩休(《别录》),重楼、重台、草甘遂(《唐本草》),螫休(《日华子本草》),紫河车、重楼金线(《本草图经》),白甘遂(《小儿药证直诀》),重台草(

  • 金钱白花蛇

    《中国药典》:金钱白花蛇药材名称金钱白花蛇拼音Jīn Qián Bái Huā Shé英文名BUNGARUS PARVUS来源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

  • 碎密花

    药材名称碎密花拼音Suì Mì Huā别名杂密花、细棉花、各落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细花火把花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quhounia elegans Wall.var.tenuif

  • 鸡脚刺

    《中药大辞典》:鸡脚刺药材名称鸡脚刺拼音Jī Jiǎo Cì别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

  • 竹荪

    药材名称竹荪拼音Zhú Sūn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

  • 鸽粪

    药材名称鸽粪拼音Gē Fèn别名家鸽粪、鸽屎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杀

  • 两面针

    药材名称两面针拼音Liǎnɡ Miàn Zhēn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来

  •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药材名称异木患拼音Yì Mù Huàn别名大果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大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