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聚花风铃草

聚花风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聚花风铃草

药材名称聚花风铃草

别名灯笼花

来源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去净泥土,切碎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咽喉炎,头痛。

用法用量2~3钱。

备注(1)同属植物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 Lam.与前种相似,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聚花风铃草

药材名称聚花风铃草

拼音Jù Huā Fēnɡ Línɡ Cǎo

别名灯笼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聚花风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Cephalotes (Nakai) Hong[C.cephalotes Nakai]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聚花风铃草 多年生草生,高40-125cm。茎直立,有时在上部分枝。茎生叶下产的具长柄,叶片长卵形至心状卵形,上部的无柄,椭圆形、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片长7-15cm,宽1.7-7cm;全部叶边缘有尖锯齿,茎叶几乎无毛或疏生白色硬毛或密被白绒毛。花数朵集成头状花序,通常很多,除茎顶有复头状花序外还有多个单生的关状花序,每朵花下有1枚大小不等的苞片,在头状花序中间的花先开,工其苞片也最小;花萼裂片钻形;花冠紫色、蓝紫色或蓝色,管状钟形,长1.5-2.5cm,5裂至中部。蒴果倒卵状维形。种子长圆状,扁,长1-1.5mm。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东耳草

    药材名称广东耳草拼音Guǎnɡ Dōnɡ ěr Cǎo别名甜草来源茜草科广东耳草Hedyotis cantonensis [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

  • 赛繁缕

    药材名称赛繁缕拼音Sài Fán Lǚ别名鸡儿肠、鹅儿肠、繁缕来源石竹科赛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解

  • 鸡子白

    《中药大辞典》:鸡子白药材名称鸡子白拼音Jī Zǐ Bái别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白。化学成分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

  • 伞梗虎耳草

    药材名称伞梗虎耳草别名松木蒂来源虎耳草科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 Marq. et Shaw. f. integrifolia Jee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

  • 山半夏

    药材名称山半夏拼音Shān Bàn Xià别名土半夏、土附子、土田七、小黑牛、马蹄跌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trilobatum(L.)S

  • 建兰花

    药材名称建兰花拼音Jiàn Lán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花。建兰花,秋季采(春兰花,春季采;夏兰花,初夏采)。原形态建兰(《群芳谱》),又名:燕草(陶弘景),

  • 雪参

    药材名称雪参拼音Xuě Shēn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

  • 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牡蒿药材名称牡蒿拼音Mǔ Hāo别名齐头蒿、野塘蒿、土柴胡[湖南、广东]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牡蒿Artemisis japonica Thunb.以全草入药。未开花前采收,夏季晒干。性

  • 通脉丹

    药材名称通脉丹拼音Tōnɡ Mài Dān英文名root of Woolly Tylophora别名三白根、大白前、老虎须、三门根出处始载于《广东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通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