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网脉橐吾

网脉橐吾

药材名称网脉橐吾

拼音Wǎnɡ Mài Tuó Wú

别名紫菀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网脉橐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 Hand.-Mazz. [Senecio dicyoneur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晾干。

原形态网脉橐吾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近无毛。茎直立,直径3-7mm。基生叶有长柄,叶片宽长圆形或卵形,长10-30cm,宽8-22cm,先端圆形或有短尖头,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叶片多少下延至柄上成狭翅,侧脉羽状,有明显隆起的网状脉;茎生叶互生,茎中部叶渐小,常无柄,卵形或倒卵形,基部抱茎。花序总状,长10-30cm,有10余至数十个头状花序;梗短或极长,有条状苞叶;总苞片圆柱形,长6-8mm;总苞片约8个,深褐色;舌状花4-6个,黄色,舌片长圆形,长约1cm;筒状花多数。瘦果近圆柱形,有纵沟;冠毛初白以,后稍带黄褐色,约与瘦果等长,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600m的山地林下及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化学成分本品根含岩天麻素(yantianmasu),岩天麻素A、B 、C。

性味味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宣肺理气;镇咳祛痰。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豇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豇豆药材名称豇豆拼音Jiānɡ Dòu别名姜豆、长豆来源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平。功

  • 打破碗花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破碗花花药材名称打破碗花花拼音Dǎ Pò Wǎn Huā Huā别名野棉花、湖北秋牡丹、拐角七、清水胆、一把爪来源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

  • 风气草

    《中药大辞典》:风气草药材名称风气草拼音Fēnɡ Qì Cǎo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的全草。秋季采收。原

  • 野葡萄根

    《中药大辞典》:野葡萄根药材名称野葡萄根拼音Yě Pú Tɑo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或刺葡萄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①秋葡萄落叶藤本,茎粗壮;幼枝带紫红色,具羊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丽江独活

    药材名称丽江独活拼音Lì Jiānɡ Dú Huó别名岩白芷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丽江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likiangense Wolff.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

  •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qu

  • 补骨脂

    《中国药典》:补骨脂药材名称补骨脂拼音Bǔ Gǔ Zhī英文名FRUCTUS PSORALEAE别名破故纸、和兰苋、胡韭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

  • 木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芙蓉药材名称木芙蓉拼音Mù Fú Rónɡ别名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观花、清凉膏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

  • 秧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秧青药材名称秧青拼音Yānɡ Qīnɡ别名虹香藤来源豆科黄檀属植物云贵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淡,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