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绿豆升麻

绿豆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绿豆升麻

药材名称绿豆升麻

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

别名升麻

来源毛茛科类叶升麻属植物类叶升麻Actaea asiatica Hara [A. spicata auct. non L.],以根状茎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头痛,百日咳。外用治犬咬伤。

用法用量2~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绿豆升麻

药材名称绿豆升麻

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

别名马尾升麻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毛茛种植物类叶升麻根茎。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根茎块状,须根多数,粗短,黑褐色。茎绿色,直立,有棱,疏被短毛。叶大型,2~3回3出复叶,互生,叶柄被毛;小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5~7厘米,3裂,边缘具锐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被白色毛。总状花序或短穗状花序顶生,花序梗被毛;苞片狭披针形;萼片4,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退化雄蕊匙形;雄蕊多数,花丝细瘦;心皮1枚,子房1室,胚珠多数,柱头扁平。浆果紫黑色,长椭圆形或球形。种子扁圆形,棕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多生于山坡灌木林中及草丛中,或沟边阴处。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湖北、河北等地。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驱风解表,清热镇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感冒头痛:绿豆升麻、马鞭草、水杨梅各五钱。煨水服。

②治百日咳:绿豆升麻根、黄果皮各三钱,土薄荷五钱。煨水服。

③治疯狗咬伤:绿豆升麻叶适量。捣绒敷伤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两,煨水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绿豆升麻

药材名称绿豆升麻

拼音Lǜ Dòu Shēnɡ Má

英文名Rhizome of Asian baneberry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类叶升麻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aea asiatica Hara[Actaea spicata L.var.asiatica(Hara)S.H.Li et Y.H.Huang]

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类叶升麻,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横生,外皮黑褐色,有多数细根。茎直立,中上部被白色短柔毛。茎下部叶为三回三出近羽状复叶;叶柄长10-17cm;叶片三角形,宽达27cm;顶生小叶卵形或宽卵状菱形,长4-8.5cm,宽3-8cm,3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小叶卵形或斜卵形,上面近无毛,下面脉上被毛;茎上部叶似茎下部叶,但较小,具短柄。总状花序有多数花;花序轴和花梗被短柔毛;苞片长约2mm;花梗长5-8mm;花两性,萼片4,花瓣状,白色,早落,倒卵形,长约2.5mm;花瓣6,匙形,长2-2.5mm,下部渐狭成爪;雄蕊多数,长4-6mm;心皮1。浆果近球形,直径约6mm,紫黑色;种子卵形,长约3mm,有3纵棱。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3100m的山地林下、草地或沟边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东部。

药理作用类叶升麻根有催吐和致泻作用,动物食后发生腹泻、呕吐和严重的胃肠炎。果实种子有强烈局部刺激作用和全身麻醉作用。全株酊剂能抑制血中疟原虫的发育。

本品部分均有毒。

性味辛;微苦;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散风热;祛风湿;透疹;解毒。主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风湿疼痛;风疹块;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宫脱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感冒头痛: 绿豆升麻、马鞭草、水杨梅各五钱。煨水服。②治百日咳: 绿豆升麻根、黄果皮各三钱,土薄荷五钱。煨水服。③治疯狗咬伤: 绿豆升麻叶适量。捣绒敷伤口;另以紫竹根棕竹根各二两,煨水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头茶

    药材名称大头茶拼音Dà Tóu Chá别名花东青、大山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头茶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rdonia axillaris Dietr.[Polyspora axill

  • 山扁豆子

    药材名称山扁豆子拼音Shān Biǎn Dòu Zi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种子。性味《现代实用中药》:"微苦。"功能主治《现代实用中药》:"

  • 紫背天葵草

    药材名称紫背天葵草拼音Zǐ Bèi Tiān Kuí Cǎo别名紫背鹿含草(《滇南本草》),紫背鹿衔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反背红、草本反背虹,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

  • 兜兰

    药材名称兜兰别名绉枸兰来源兰科兜兰Cypripedium corrugatum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涩、微酸,平。功能主治调经活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附件

  • 紫花鱼灯草

    《中药大辞典》:紫花鱼灯草药材名称紫花鱼灯草拼音Zǐ Huā Yú Dēnɡ Cǎo别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

  • 禾叶墨斛

    《中药大辞典》:禾叶墨斛药材名称禾叶墨斛拼音Hé Yè Mò Hú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禾叶墨斛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草本,丛生,高15~2

  • 刺楸

    药材名称刺楸拼音Cì Qiū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麦门冬

    《中药大辞典》:麦门冬药材名称麦门冬拼音Mài Mén Dōnɡ别名麦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立夏时采挖,称

  • 牛角藓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

  • 蛇地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地钱药材名称蛇地钱拼音Shé Dì Qián别名地皮斑来源苔藓类蛇苔科蛇苔属植物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 (L.)Dumo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