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茎黄芩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

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

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

别名多子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是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密生须根;茎高30-35cm,直立或斜倾状,钝四棱形,具槽,常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近几无毛或略被短柔毛。叶通常3-4对;叶柄长5-12mm,腹凹背凸,被腺毛及柔毛,常为水红色;叶片长卵形、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3-13cm,宽1.5-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稀为楔形,边缘疏生极不明显的小齿或浅波状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或水红色,密生下凹腺点。花对生,排列成顶生或间有少数腋生的长9-15cm的总状花序;总花梗长2.5-3.5mm,与序轴均淡红色,密被微柔毛及具腺柔毛;苞片退化;花萼紫红色,长约2mm,果时增大,长约3mm,外被微柔毛,盾片开展,半圆形,高1.5mm,果时高达4mm;花冠于冠冠筒长1-1.2cm,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两侧裂片卵圆形;二强雄蕊,花丝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前方呈指状伸长且超过子房;花柱细长,子房光滑。小坚果成熟时暗褐色,三棱状卵圆形,具瘤。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眩晕;目亦肿痛;翳障遮睛;肺热咯血;暑热烦渴;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清火明目的功能。用于目热、生翳、发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五色梅根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根药材名称五色梅根拼音Wǔ Sè Méi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

  • 皂荚

    《中药大辞典》:皂荚药材名称皂荚拼音Zào Jiá别名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荚(《千金方》),长皂荚(《本草图经》),悬刀(《外丹本草》),长皂角(《仁斋直指

  • 雪见草根

    药材名称雪见草根拼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别名朴地红根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根。4~6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荔枝

  • 藏菖蒲

    药材名称藏菖蒲英文名BHIZOMA ACORI CALAMI别名白菖、菖蒲、泥菖蒲、臭菖、大叶菖蒲来源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orus calamus L.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

  • 白果叶

    《中药大辞典》:白果叶药材名称白果叶拼音Bái Guǒ Yè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状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时中间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五代同堂

    药材名称五代同堂拼音Wǔ Dài Tónɡ Tánɡ英文名Alangium faberi O-liv.var.platyphyllum Chun et How别名猴疳药;鸡肾棱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

  • 山乌珠叶

    药材名称山乌珠叶拼音Shān Wū Zh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grijsii (Hance) Merr. Et Perry采收和储

  • 西瓜根叶

    《中药大辞典》:西瓜根叶药材名称西瓜根叶拼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治水泻

  • 天葵

    药材名称天葵拼音Tiān Kuí别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物学大辞典》),老鼠屎草(《江苏植药志》),旱铜钱草(《湖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