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花绿绒蒿

红花绿绒蒿

《中药大辞典》:红花绿绒蒿

药材名称红花绿绒蒿

拼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

别名阿柏几麻鲁(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花茎果实。8~9月采花茎及果实,分别干燥处理,收存备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细长,全株有金黄色长毛,叶12~20,均基生,有长柄,长6~34厘米;叶片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2.8~18厘米,宽1.2~3厘米,有3或5条主脉,边缘全缘,两面均生短糙毛。花梗1~6条,高32~75厘米,生伸展的糙毛;花单生花葶顶端,下垂;花瓣4(~6),深红色,狭椭圆形,长达9厘米,宽达4厘米,先端钝;雄蕊长达2.4厘米,花药长约3.5毫米,花丝条形,淡红色;子房卵形,密生黄色粗毛,花柱几不存,柱头短圆柱形,有数棱,呈翼状。蒴果,有黄色刺毛。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沟边、山坡草地。分布四川西北部、青海东南部和甘肃南部。

性味苦涩,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镇痛,止咳,固涩,抗菌。治遗精,白带,肝硬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

复方①治神经性头痛:红花绿绒蒿配藁本,煎汤服。

②治肠炎:红花绿绒蒿配地榆荠菜,煎汤服。

③治遗精,白带,肾性水肿:红花绿绒蒿配悬钩子根、峨参,炖肉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花绿绒蒿

药材名称红花绿绒蒿

拼音Hónɡ Huā Lǜ Rónɡ Hāo

英文名Scape and fruit of Redflower Meconopsis

别名阿柏几麻鲁。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的带花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nopsis punicea Maxim.

采收和储藏:花盛开期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红花绿绒蒿 多年生草本,高30-75cm。基生叶12-20片;叶柄长6-34mm;叶片狭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8-18cm,宽1.2-3cm,有3或5条主脉,边缘全缘,两面均被短糙毛。花葶1-6条,高32-75cm,被棕黄色分枝且分折的硬毛;花单生于顶端,下垂;花瓣4(-6),深红色,狭椭圆形,长达9cm,宽约4cm,先端钝;雄蕊多数,长达2.4cm,花药长约3.5mm,花丝线形,淡红色;子房卵形,密被黄色糙毛,花柱几不存,柱头短圆柱形,有纵棱。蒴果椭圆状长圆形,长1.8-2.5cm,宽1-1.3cm,无毛或被黄色刺毛,4-6瓣自先端向下微裂。种子密具乳突。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0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从全株中分得8个化合物:香草酸(Vanillic acid),肉桂酸(cinnamic acid),今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ο-phthalate),香豆酸(coumaric acid),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威尔士绿绒蒿定碱(mecambridine),甲氧基威尔士绿绒蒿定碱(methoxymecambridine),阿包碱(alborine)。

性味苦;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主高热;肺结核;肺炎;肝炎;痛经;白带;湿热水肿;头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花母根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根药材名称黄花母根拼音Huánɡ Huā Mǔ Gēn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全年可采

  • 痄腮树

    药材名称痄腮树拼音Zhà Sāi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痄腮树的根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opsis terminalis (Kurz) Slum.[Helicia ter

  • 大母猪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母猪藤药材名称大母猪藤拼音Dà Mǔ Zhū Ténɡ别名大叶乌蔹莓、野葡萄、绿叶扁担藤来源葡萄科大母猪藤Cayratia oligocarpa (Levl.

  •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药材名称七里香拼音Qī Lǐ Xiānɡ别名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性状根长

  • 华东膜蕨

    药材名称华东膜蕨拼音Huá Dōnɡ Mó Jué英文名Barbate Filmy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华东膜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phyl

  • 百部还魂

    《中药大辞典》:百部还魂药材名称百部还魂拼音Bǎi Bù Hái Hún别名还魂草(《广西中药志》),狗笠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裸蒴

  • 小接骨丹

    药材名称小接骨丹拼音Xiǎo Jiē Gǔ Dān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原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小枝光滑或偶有

  • 乳腐

    药材名称乳腐拼音Rǔ Fǔ别名乳饼(《本草蒙筌》)。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牛乳等乳类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乳腐,诸乳皆可造之,惟以牛乳者为胜。《耀仙神隐书》:造乳饼法,以牛乳一斗,绢

  • 九倒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倒生药材名称九倒生拼音Jiǔ Dǎo Shēnɡ别名变异铁角蕨、铁狼萁来源蕨类铁角蕨科九倒生Asplenium varia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广西、

  • 大籽蒿

    药材名称大籽蒿拼音Dà Zǐ Hāo别名大白蒿、白蒿、臭蒿子来源菊科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 Willd.,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除华南外,各地广布。性味苦,凉。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