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梗草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

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DC. [E. wallichii DC. Var. heterophyllum (DC.) Did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异叶泽兰多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圆柱形,被长毛,上部有散生的细红色斑纹,基部淡褐色或紫色。叶对生,有时上部叶互生;叶片3全裂,少有浅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叶不裂,裂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被柔毛及腺点,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绿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边缘有粗锯齿,具短柄;中裂片较大,长4-9cm,宽1.5-3.5cm,侧生裂片较短上,叶柄较短,长约1cm;花序下的叶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总苞片先端圆钝。瘦果有腺点;冠毛与花冠等长。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地灌木林缘或林下,以及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2-7mm,下部木千周,灰棕色,上部嫩茎灰淡绿色,被白色短毛;质脆,易断。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展平后呈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锯齿,暗绿色或灰绿色,两面有黄色腺点有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腺毛较多,头状由4个细胞组在,直径40-44μm;非腺毛有2种,一种由3-7人细胞组成,长132-260μm基部直径32-40μm;另一种由2-4人细胞组成,中间1或2个细胞常呈缢缩状,长100-140μm,基部直径14-16μm,常有淡棕以内含物;气孔为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毛、非腺毛与上表面相惟,叶脉上非腺毛很多。

性味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一点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点血药材名称一点血拼音Yì Diǎn Xuè来源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网脉秋海棠Begonia wilsonii Gagnep.,以根茎入药。秋季采挖根状茎。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

  • 白豆蔻

    《中药大辞典》:白豆蔻药材名称白豆蔻拼音Bái Dòu Kòu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

  • 角茴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茴香药材名称角茴香拼音Jiǎo Huí Xiānɡ别名山黄连来源罂粟科角茴香属植物角茴香Hypecoum erectum L.[Chiazospermum erectu

  • 扶桑金星蕨

    药材名称扶桑金星蕨拼音Fú Sānɡ Jīn Xīnɡ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中日金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helypteris nipponica(Franch.et

  • 落地小金钱

    药材名称落地小金钱拼音Luò Dì Xiǎo Jīn Qián别名鱼胆草、蛇总管、四环素草、苦草、苦胆草、地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苦玄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a fel-ter

  • 小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火草药材名称小火草别名细火草、天青地白、小火绒草来源菊科小火草Leontopodium forrestianu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

  • 白炭

    药材名称白炭拼音Bái Tàn别名火炭(《千金方》),无纹炭(《圣济总录》),木炭(《普济方》),焊炭(《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炭之坚紧无纹、烧时焰发白色者。功能主治治肠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水牛角浓缩粉

    药材名称水牛角浓缩粉拼音Shuǐ Niú Jiǎo Nónɡ Suō Fěn英文名PULVIS CORNUS BUBALI CONCENTRATUS来源本品为水牛角的半浓缩粉。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