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红云草

红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云草

药材名称红云草

别名假地榕、红毛藤

来源紫金牛红云草Ardisia maclurei Merre,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疮疖。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云草

药材名称红云草

拼音Hónɡ Yún Cǎo

别名红毛藤、假地榕、铺地走马、红铺地毯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心叶紫金牛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maclurei Merr.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4-15m,具匍匐茎;茎幼时密被锈色长柔毛。叶互生;稀近轮生;叶柄长0.5-2.5cm,被锈色疏柔毛;叶片坚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6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及缘毛,两面均被疏柔毛,尤以中脉为多;侧脉约6对,尾端直达齿尖。亚伞形花序,近顶生,被锈色长柔毛,有花3-6朵,每植株有花序1-2个;花梗长3-6mm;萼片披针形,具缘毛,无腺点;花瓣淡紫色或红色,卵形,长约4mm;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卵形,先端急尖,基部箭形;雌蕊与花瓣几等长。果球形,直径约6mm,暗红色,花期5-6月,果期12月到翌年1月,稀达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30-860m的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细圆柱形,表面有铁锈色长柔毛。叶卷曲或脱落,完整叶片椭圆形,长至6cm,宽约4cm,先端尖,基部心形,上下两面均被毛茸,中脉处为多,叶缘有不规则稀锯齿。缘毛较密:叶柄被毛。纸质。气弱,味苦、涩。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时可见木栓细胞。皮层宽广,外侧有厚角细胞,分泌腔散在;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韧皮部狭窄,束中形成层可见。木质部不发达,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另含草酸钙方晶,直径7-16μm。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偶见小腺毛。腺毛头部多细胞,柄部单细胞或头部单细胞,柄部多细胞。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散有分泌腔。中脉向上凸出,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多束,排列成半圆形,维管束鞘环状排列。叶肉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直径5-12μm。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便血;咯血;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透茎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茎冷水花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别名美豆、直苎麻来源荨麻科透茎冷水花Pilea mongolica Wedd.,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至华南。性味甘,寒。功能主治利尿解热,

  • 杉蔓石松

    药材名称杉蔓石松拼音Shān Màn Shí Sōnɡ别名伸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单穗石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podium annotinum L.[L.annotinum L

  • 假报春花

    药材名称假报春花别名牙母堂[藏名]来源报春花科假报春花Cortusa stencalyx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解热镇惊。主治高热,神昏抽搐。用法用量0.4

  •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药材名称刺梨叶拼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短毛熊巴掌

    药材名称短毛熊巴掌拼音Duǎn Máo Xiónɡ Bā Zhɑnɡ别名野虎耳草、猪婆耳、豆角消、虎耳、叶红、猫耳朵、熊巴耳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

  • 太白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米药材名称太白米拼音Tài Bái Mǐ别名假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

  • 艾片

    药材名称艾片拼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

  • 黄明胶

    《中药大辞典》:黄明胶药材名称黄明胶拼音Huánɡ Mínɡ Jiāo别名水胶(《外台》),牛皮胶(《本草图经》),海犀胶(《纲目》),广胶、明胶(《本经逢原》)。出处《食疗本草》

  •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药材名称狐肉拼音Hú Ròu别名南狐、狐、狐狸来源食肉目犬科狐Vulpes vulp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性味甘、咸,温。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