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粟米草

粟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粟米草

药材名称粟米草

拼音Sù Mǐ Cǎo

别名四月飞、瓜仔草、瓜疮草

来源番杏科粟米草属植物粟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 L.[M. stric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腹痛泻泄,感冒咳嗽,皮肤风疹;外用治眼结膜炎,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塞鼻或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簇花粟米草(米碎草、圆根草)Mollugo oppositifolia L.[M. spergula L.]与上种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粟米草

药材名称粟米草

拼音Sù Mǐ Cǎo

别名麻黄、地杉树、鸭脚瓜子草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粟米草,江西田野中有之。铺地细茎似篇蓄而瘦,有节;三四叶攒生一处;梢端时间开小黄花如粟,近根色淡红;根亦细韧。"根据以上记载及其附图,所述与今粟米草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粟米草科植物粟米草或簇花粟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ollugo pentaphylla L.2.Mollugo oppositifoli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一年生草本,高10-30cm,全体无毛。茎铺散,多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倒披针形;茎生叶常3-5片轮生或对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3cm,宽3-7mm;叶柄短或近无柄。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柄长2-6mm;萼片5,宿存,椭圆形或近圆形;无花瓣;雄蕊3;子房上位,心皮3。蒴果卵圆形或近球形,长约2mm,3瓣裂。种子多数,肾形,黄褐色,有多数瘤状突起。花果期8-9月。

2.与粟米草的区别在于:叶片匙形、线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2.5cm,宽3-6mm,基部狭长,先端钝或急尖,边缘中部以上有疏离小齿。花簇生;种子表面有颗粒状突起,具假种皮和种阜;宿萼稍长于果实。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阴湿处或田边。

2.草生于旷野或海岸沙地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山东以南至西南。

2.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等地。

化学成分1.-谷甾醇(β-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粟米草精醇(mollugogenol)A、B、D,L-鼠李糖基-D-葡萄糖基粟米草精醇(L-rhamnopyrano-syl-D-glucopyranosyl mollugogenol)A,牡荆素(vitexin),圣草素(eriodictyol),芹菜定-5-O-葡萄糖甙(apigenidin-5-0-glucoside),蹄纹天竺素-3,5-二-O-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5-di-O-glucosi-de),粟米草素(mollupentin),6-C-β-D-吡喃木糖基-8-C-α-L-吡喃阿拉伯糖基芹菜素(6-C-β-D-xylopyranosyl-8-C-α-L-ara-binopyranosylapigenin)。

2.含牡荆素(vitexin),牡荆素-7-葡萄糖甙(vitexin-7-glucoside)和2"-对-香豆酰牡荆素-7-葡萄糖甙(2"-p-coumaroylvitexin-7-glucoside)。

药理作用粟米草地上部分对黄瓜芽枝霉有抗真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粟米草精醇A。粟米草精醇A尚有较强的杀精干作用,当其浓度为0~300μg/ml时,对精子的运动和生存力有剂量和时间相关性作用,在300μg/ml时达最大作用。粟米草精醇A与精子共孵60min后,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被抑制,精子膜脂质过氧化明显增强,在电镜下可见精子头和尾区的膜明显损害,精子顶体膜显着肿胀和破坏。本植物的皂甙提取物对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的致死浓度为151.36×l0,在亚致死浓度(50×l0)时,能使攀鲈鳃上皮肿胀,毛细血管收缩,鳃上皮微水孔封闭,最后可使鱼窒息而死亡。

性味淡;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解毒消肿。主腹痛泄泻;痢疾;感冒咳嗽;中暑;皮肤热疹;目赤肿痛;疮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塞鼻。

注意《贵州民间药物》:"忌辣椒、烧酒及姜、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薏苡仁

    《中国药典》:薏苡仁药材名称薏苡仁拼音Yì Yǐ Rén英文名SEMEN COICIS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 臭菘种子

    药材名称臭菘种子拼音Chòu Sō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蠵龟筒

    《中药大辞典》:蠵龟筒药材名称蠵龟筒拼音Xī Guī Tǒnɡ别名鼋皮(《日华子本草》),蟕蠵壳、蟕蠵甲(《本草图经》)。出处《纲目》来源为海龟科动物蠵龟的皮及鳞甲。原形态蠵龟(《纲目》),又名:灵龟

  • 玉珊瑚根

    《中药大辞典》:玉珊瑚根药材名称玉珊瑚根拼音Yù Shān Hú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茄科植物珊瑚樱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珊瑚樱,又名:珊瑚子、冬珊瑚。小灌木,高0.6

  • 小肺筋草

    《中药大辞典》:小肺筋草药材名称小肺筋草拼音Xiǎo Fèi Jīn Cǎo别名粉条儿莱(《救荒本草》),小肺金草(《草木便方》),土瞿麦(《分类草药性》),蛆儿草、一窝蛆、肺痨草(《四川中

  • 及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己药材名称及己拼音Jí Jǐ别名四叶对、四皮风、獐耳细辛、四角金、对叶四块瓦来源为金栗兰科金栗兰属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 (Thunb.)Ro

  • 大酸浆草

    药材名称大酸浆草拼音Dà Suān Jiānɡ Cǎo别名大酸酸、草麻黄、土麻黄、土大黄、川滇酸模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酸模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hastatus D. D

  • 马骨

    《中药大辞典》:马骨药材名称马骨拼音Mǎ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quo

  • 紫花卫矛

    药材名称紫花卫矛拼音Zǐ Huā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紫花卫矛的根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orphyreus Loe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枝,鲜用或切段晒

  • 牛目椒

    药材名称牛目椒拼音Niú Mù Jiāo别名白节藤、九牛入程、扣带锁红、牛目周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钱科植物华马钱、伞花马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rychno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