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粗叶悬钩子

粗叶悬钩子

《中药大辞典》:粗叶悬钩子

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

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灌木;全株密被锈色绒毛,枝、叶柄和花序柄有小钩刺。单叶互生,心状卵形或心状圆形,大小很不相等,直径5~15厘米,不规则的3~7浅裂,裂片通常圆钝,有不规则的小齿,基部耳廓状心形,上面绿色,被粗毛及圆泡状小凸起点或平坦,下面浅黄带绿色,密被灰色或锈色绵毛及长柔毛,叶脉锈色,基出脉5~7条;叶柄长3~4厘米;托叶大,2枚,羽状深裂或不规则撕裂。花白色,成顶生和腋生的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少数为腋生头状花束,有淡黄色绒毛;苞片大,似托叶。聚合果近球形,径约1.5厘米,肉质,熟时鲜红色。花期7~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丘陵、路旁、旷野灌木丛中。分布广西、广东、福建、湖南、贵州、江西等地。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平。"

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瘀,清热止血。治急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乳腺炎,外伤出血,口腔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或煎水含漱。

临床应用治疗嗜盐菌食物中毒:观察71例因吃咸黄泥螺引起的本病,患者普遍有头痛、恶寒发热、腹痛、上吐下泻及失水;部分病例有血便,2例轻度休克。经用粗叶悬钩子1.5两、生姜0.5两(老幼及病轻者酌减)煎服后,全部治愈。其中服1剂治愈者66例,服2剂痊愈者6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粗叶悬钩子

药材名称粗叶悬钩子

拼音Cū Yè Xuán Gōu Zi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Roughleaf Raspberry

别名大叶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坛。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的根、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nus alceaefolius Poir.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粗叶悬钩子 攀援灌木。枝密生黄色绒毛,叶柄及花序有小钩刺。单叶,革质;叶柄长2-4.5cm;托叶羽状深裂;叶近圆形或宽卵形,大小极不等,长6-16cm,宽5-14cm,有整齐3-7裂,上面有粗毛和囊泡状小凸起,下面密生灰色或浅黄色绵毛和长柔毛,叶脉锈色。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有时腋生头状花束,总花梗、花梗和花萼被淡黄色绒毛;花白色,直径12-15mm;苞片大,似托叶。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向阳山坡、山谷杂木林内或沼泽灌丛中以及路旁岩石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氨基酸(g/100g,干基):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0.690,苏氨酸(threonine)0.281,丝氨酸(serine)0.297,谷氨酸(glutamic acid)0.293,甘氨酸(glycine)0.418,丙氨酸(alanine)0.362,胱氨酸(cystine)0.141,缬氨酸(valine)0.385,蛋氨酸(methionine)0.047,异亮氨酸(isoleucine)0.328,亮氨酸(leucine)0.483,酪氨酸(tyrosine)0.139,苯丙氨酸(phenyla lanine)0.326,赖氨酸(lysine)0.304,组氨酸(histidine)0.230,精氨酸(arginine)0.377,脯氨酸(proline)0.410。

果实含维生素C10.63-11.71mg/100g,维生素B1 0.69μg/g,维生素B2 0.95μg/g,维生素E74.76μg/g,维生素A痕量。果实(mg/g,干基)含钾2.1667,钙0.738,镁0.4895,锌(μg/g):27.5952,铁(μg/g):49.6190,硒(μg/g):0.0408。

性味甘淡;平

归经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散瘀。主肝炎,痢疾,肠炎,乳腺炎,口腔炎,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外伤出血,肝脾肿大,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水含漱。

各家论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瘀,清热止血。

临床应用治疗嗜盐菌食物中毒。观察71例因吃咸黄泥螺引起的本病,患者普遍有头痛、恶寒发热、腹痛、上吐下泻及失水;部分病例有血便,2例轻度休克。经用粗叶悬钩子1.5两、生姜0.5两(者幼及病轻看酌减)煎服后,全部治愈。其中服 1剂治愈者66例,服2剂痊愈者5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衣

    药材名称竹衣拼音Zhú Yī别名金竹衣(《景岳全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竹秆内的衣膜。原形态金竹(《竹谱详录》),又名:黄金竹、黄竹、黄皮竹、黄竿(坪井《竹类图谱》),黄苦

  • 槲实仁

    《中药大辞典》:槲实仁药材名称槲实仁拼音Hú Shí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种子。冬季果实成熟后采收,连壳斗摘下,晒干,除去壳斗及种壳,取出种子,晒干。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牛伴木

    药材名称牛伴木拼音Niú Bàn Mù别名果绿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吕宁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uzonicum Rolf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老鸦柿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柿药材名称老鸦柿拼音Lǎo Yā Shì别名牛奶柿、丁季李、拳李、大肚老姆、颠和尚、糯米饭刺、烂糖鸡屙柿、丁香柿、苦李、月月有、枝柿来源柿树科老鸦柿Diospyros

  • 深山不出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深山不出头药材名称深山不出头别名独脚莲、石上莲来源蛇菰科深山不出头Balanophora valida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酸、甘,凉。功能主治解毒,散瘀,

  • 篱栏网

    药材名称篱栏网拼音Lí Lán Wǎnɡ别名篱栏、鱼黄草、茉栾藤、三裂叶鸡矢藤来源旋花科茉栾藤属植物鱼黄草Merremia hederacea (Burm. f.)Hall. f.

  • 心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心叶虎耳草拼音Xīn Yè Hǔ ěr Cǎo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心叶蒙自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

  • 三品一枝花

    药材名称三品一枝花拼音Sān Pǐn Yì Zhī Huā别名米洋森、地沙来源为水玉簪科水玉簪属植物三品一枝花Burmannia coelestis D. Don,以根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