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籼米

籼米

《中药大辞典》:籼米

药材名称籼米

拼音Xiān Mǐ

出处本草蒙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

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平。"

归经①《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②《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籼米

药材名称籼米

拼音Xiān Mǐ

英文名Polished long-grained nonglutinous rice, polished indica rice

别名秥米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 sativa L.

原形态稻 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性味甘;温

归经脾;胃;心经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健脾止泻。主脾胃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0-60g;或煮粥。

各家论述1.《本草蒙筌》:温中健脉,益卫养荣,长肌肤,调脏腑。

2.《纲目》:温中益气,养胃和脾,除湿止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

  • 豆麻

    药材名称豆麻拼音Dòu Má别名麻风草、广西艾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葡萄叶艾麻带根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violacea Gagnep.[L.vitifolia Hand

  • 槲叶

    《中药大辞典》:槲叶药材名称槲叶拼音Hú Yè别名槲若(《唐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叶。炮制《本草图经》:"微炙令焦。"性味《唐本草》:

  • 苦葛花

    药材名称苦葛花拼音Kǔ Gě Huā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峨眉葛藤的花。夏、秋采收。性味性平,味辛苦。功能主治治痔疮,解酒毒。复方①治痔疮:苦葛花(炕干,研末)二钱,胡椒粉一钱。拌匀,分二次用

  • 青稞

    《中药大辞典》:青稞药材名称青稞拼音Qīnɡ 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

  • 白紫草

    药材名称白紫草拼音Bái Zǐ Cǎo别名黑阳参、狗舌草、牛舌头菜来源紫草科长蕊斑种草属植物长蕊斑种草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以根入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透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药材名称透明草别名小叶冷水花来源荨麻科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痈疮肿痛,

  • 地菍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药材名称地菍拼音Dì Rěn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秋

  • 蝮蛇皮

    《中药大辞典》:蝮蛇皮药材名称蝮蛇皮拼音Fù Shé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皮。功能主治《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