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祁州一枝蒿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

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

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

出处《祁州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全体绿色,具脱落性毛。上部多分枝,小枝柔弱。基部叶近匙形,长7~10厘米,宽1~1.5厘米,边缘齿裂或全缘,有缘毛;上部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约5毫米,具长柄,排列成圆锥花序;总苞半球形,长约4毫米;苞片线形;边缘舌献花白色,极小,雌性;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先端5裂。瘦果扁平,略有毛,长约1.5毫米,冠毛长约4毫米。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各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0.29%(鲜品),1.14%(干品)。挥发油中含柠檬烯、芳樟醇,乙酸亚油醇酯及6%的醛类;还有母菊酯、去氢母菊酯和矢车菊属烃X。地上部分含枯牧烯及邻-苄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开花季节的叶所含挥发油,能防治儿童对牛乳的过敏性泄泻。还可用于腹泻或内出血。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口腔炎,中耳炎,眼结膜炎,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①《祁州药志》:"清凉解热。"

②《广西药植名录》:"退热,祛风湿。治骨痛,尿血,铜钱癣。"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

④《湖南药物志》:"杀虫止痒法风。"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捣汁含漱或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3~1两。

复方①治中耳炎:鱼胆草鲜叶,捣汁,加鳝鱼血滴耳,每日二次。

②治结膜炎:鱼胆草鲜叶,捣汁滴眼。

③治热性牙痛:鱼胆草鲜全草,捣烂含于牙痛处。

④治口腔炎:鱼胆草叶,加以配伍,水煎服。(选方出《云南中草药》)

⑤治大头风:小飞蓬一两,灯芯五枚,石膏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肾囊风:小飞蓬二两。煎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白淋草

    药材名称白淋草拼音Bái Lín Cǎo别名接骨风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茎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longicaulis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小叶昏鸡头

    药材名称小叶昏鸡头拼音Xiǎo Yè Hūn J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丽江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lichiangense(C.H.Wright)

  • 九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头草药材名称九头草拼音Jiǔ Tóu Cǎo别名小九股牛来源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九头草Silene tenuis Willd.,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苦,平。

  • 膀胱七

    药材名称膀胱七拼音Pánɡ Guānɡ Qī别名小花火烧兰、野竹兰来源兰科火烧兰属植物小花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E. tangutica

  • 饱饭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饱饭花药材名称饱饭花拼音Bǎo Fàn Huā别名小叶珍珠花、乌饭子、米饭花来源杜鹃花科饱饭花Vaccinium laetum Diels,以枝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鸡脑

    《中药大辞典》:鸡脑药材名称鸡脑拼音Jī Nǎo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鸡肉"条。化学成分一般成分,与其它动物的脑大致相同。鸡脑含有游离酌组氨酸0.

  • 山玉桂

    药材名称山玉桂拼音Shān Yù Guì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野黄桂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jensenianum Hand.Mazz.[C.pauciflorum H

  • 倒根蓼

    药材名称倒根蓼拼音Dǎo Gēn Liǎo别名白山拳参、重楼、草河车、倒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倒根蓼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ochotense V.Pettr.ex Ko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