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短柱梅花草

短柱梅花草

药材名称短柱梅花草

拼音Duǎn Zhù Méi Huā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hrotstyle Parnassia

出处始载于《植物研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植物短柱梅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nassia brevistyla (Brieg. ) Hand.- Mazz.

原形态短柱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8-25cm。基生叶薄纸质,叶柄长达4cm;叶片卵形状心形,长1-2.5cm,宽1-2cm茎生叶1片,卵状心形,比基生叶稍小或稍大,基部心形,半抱茎,全缘。花单生茎顶,白色,两性;萼片5,长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多少与子房合生,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2cm,无流苏状细裂,先端浑圆或通常微凹;雄蕊5,与花瓣互生,退化雄蕊通常生于花瓣基部;药隔浅褐色,呈钻状,突出于花药之上,蕊间退化雄蕊由3浅裂过渡成不明显的凹凸;子房上位,心皮3,合生,侧膜胎座;花柱极短,先端3裂。蒴果。种子多数。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西藏、陕西、湖北等地。

性状根茎块状,长约1.6cm,直径约6mm,表面褐色,有多数不定根。茎圆柱形,长3.5-32cm,直径1-2mm,深黄色或浅灰色。叶皱缩,深黄色或淡灰色,薄纸质。基生叶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心形,长1-2.5cm,宽0.8-2cm,叶柄长可达4cm;茎生叶1片,形似基生叶,较小,基部心形,半抱茎。花黄棕色,单生茎顶。气微,味甘。

性味苦;凉

归经入肺、胃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发热;内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内伤出血,清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附地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附地菜药材名称附地菜拼音Fù Dì Cài别名伏地菜来源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

  • 船形乌头

    药材名称船形乌头拼音Chuán Xínɡ Wū Tóu别名滂噶尔(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7~3月采集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小

  • 佛肚花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

  • 麻皮

    《中药大辞典》:麻皮药材名称麻皮拼音Má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茎皮部的纤维。性味《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太阴经。"功能主治去瘀,利水。治跌扑损

  • 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山五味子根拼音Shān Wǔ Wèi Zǐ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珍珠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 伽喃香

    药材名称伽喃香拼音Gā Nán Xiānɡ别名奇南香(《本草乘雅半偈》),琪喃(《宦游笔记》),奇楠(《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

  • 鹅掌金星草

    药材名称鹅掌金星草拼音é Zhǎnɡ Jīn Xīnɡ Cǎo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百草镜》),独脚金鸡(《纲目拾遗》),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贵州民间方药集》),鸭脚珠、鸭脚掌、三

  • 芸香

    药材名称芸香拼音Yún Xiānɡ别名臭草来源芸香科芸香属植物芸香Ruta graveolens 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阴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

  • 高山大戟

    药材名称高山大戟拼音Gāo Shān Dà Jǐ英文名mountain Euphorb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高山大戟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s

  • 木蓝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蓝药材名称木蓝拼音Mù Lán别名蓝靛、槐蓝、小青[福建]、野槐树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入药。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