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土茯苓

白土茯苓

药材名称白土茯苓

拼音Bái Tǔ Fú Línɡ

别名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铁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

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芦茎,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菝葜攀援灌木。无毛,小枝有钝棱。叶互生;叶柄长l-3cm,在下部1/3-1/4处有卷须和狭鞘;叶纸质,卵状被针形或心形,长6-20cm,宽2.5-12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有短尖头,基部多少心形;主脉5-7条,小脉网状。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生于褐色的苞片内;总花便扁,长1-3cm;花序托球形;花梗纤细,长2-7mm,雄花花被筒长圆形或倒卵形,长3.5-4.5mm,顶端有3枚钝齿,雄蕊3枚,长约为花被的2/3,花药长为花丝的1/2强;雌花花被简卵形,长2.5-3mm,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卵形,柱头3裂。浆果卵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密林中或路边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0-30cm,直径5-8cm,表面黄褐色,粗糙,有坚硬的须根残基,断面周围白色,中心黄色,粉性饮片厚l-3cm;切面稍粗糙,亦有小亮点,质软,味淡。

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表皮多脱落,下皮细胞3-5列,黄棕色,排列紧密,壁较厚,可见壁孔。皮层散有粘液细胞,内含针晶束。维管束散在,多为周木型,木质有数个直径近似的导管。

3.理化鉴别:参见“土茯苓”条。

化学成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I),棕榈酸(palmaiticacid)和硬脂酸(stearic acid)等。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小便淋涩;白浊;带下;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草红藤

    药材名称草红藤拼音Cǎo Hónɡ Ténɡ别名红藤[四川成都]、黄花马豆、铁马豆、蝴蝶草、疆蛇通来源豆科宿苞豆属植物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

  • 柃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柃木药材名称柃木拼音Línɡ Mù别名细叶菜、海岸柃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以茎、叶、果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大发表

    药材名称大发表拼音Dà Fā Biǎo别名野蚕豆、见水消、三愣金刚、三角西花、爬山豆、山落花生、三愣草、三棱枝爬山豆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三棱枝秔子梢Campylotropis trigono

  • 《中药大辞典》:雉药材名称雉拼音Zhì别名华虫(《尚书》),疏趾(《礼记》),野鸡(《广雅》),雄鸡(《日华子本草》),环颈雉(《脊椎动物分类学》),山鸡、项田野鸡(《中国动物图谱·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草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牡丹药材名称草牡丹拼音Cǎo Mǔ Dān别名牡丹藤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切段晒干。性味辛,平

  • 尾叶越橘

    药材名称尾叶越橘拼音Wěi Yè Yuè Jú别名大透骨草来源杜鹃花科尾叶越橘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 urophyllum Reh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

  • 南天竹叶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叶药材名称南天竹叶拼音Nán Tiān Zhú Yè别名南竹叶(《百草镜》),天竹叶(《上海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

  • 豆腐浆

    《中药大辞典》:豆腐浆药材名称豆腐浆拼音Dòu Fu Jiānɡ别名豆浆(《秘方集验》)出处《纲目拾遗》制法参见"豆腐"条。性味甘,平。①《药性考》:"味甘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