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田野卷耳

田野卷耳

药材名称田野卷耳

拼音Tián Yě Juǎn ěr

别名卷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田野卷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tiumrvenseL.

采收和储藏:6-7月采,洗去泥上,除去根须、残叶,以纸遮蔽,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20cm。植株下部被白色柔毛,上部具腺毛。主根细长,侧根纤细。茎丛生或单生,直立,基部分枝,绿色并常带紫红色。茎下部的叶匙形,长1-1.5cm,宽2-3.5mm,先端钝或急尖,基渐狭,呈柄状;茎上部的叶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cm,宽3-5mm,先端急尖,基部较宽,抱茎;叶两面的腺毛较稀。聚伞状花序,具3-7花或较多;苞片披针形,长3-6mm,宽1-2mm,先端急尖,边缘有时具窄膜质,基部较宽;花梗细,长约为萼片的2-3倍,具较密的腺毛;萼片5,披针形,长5-6mm,先端急尖,边缘膜质,基部较宽,背面密生腺毛;花瓣5,倒卵形,长约为萼片的1.3-1.5倍,先端2裂至1/3,白色;雄蕊10,花丝扁,线形,长约4mm,花药椭圆形,黄色;子房卵圆形,长约1.5mm,花柱5(6),线形,长约2mm。花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4200m的云杉疏林下潮湿的草丛中。

资源分布:广布于青海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亦有分布。

性味淡;性温

功能主治滋阴补阳。主阴阳亏虚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菱茎

    《中药大辞典》:菱茎药材名称菱茎拼音Línɡ Jīnɡ出处《本草推陈》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茎。夏季开花时采收。性味甘涩,平,无毒。功能主治治胃溃疡及多发性疣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鱼寄生

    药材名称鱼寄生拼音Yú Jì Shēnɡ别名鱼虱子、鱼怪来源为寄生在鱼胸鳍后的白色特别囊中的浪飘水虱科动物张氏鱼怪Ichthyoxenus tchangi Yu、祁氏鱼怪I. ge

  •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药材名称桃儿七拼音Táo ér Qī别名桃耳七、小叶莲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

  • 一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匹草药材名称一匹草拼音Yì Pǐ Cǎo来源兰科卷瓣兰属植物梳帽卷瓣兰Cirrhopetalnm andersonii Hook. 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

  • 蔊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蔊菜药材名称蔊菜拼音Hǎn Cài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或

  •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药材名称莲花拼音Lián 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

  • 掌裂秋海棠

    药材名称掌裂秋海棠拼音Zhǎnɡ Li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水蜈蚣、酸猴儿、一口血、水黄连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掌裂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 鸡麻

    《中药大辞典》:鸡麻药材名称鸡麻拼音Jī Má别名双珠母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鸡麻的果实及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2~3米。茎直立,光滑,散生皮孔;小枝开展,无毛。叶对生,卵

  • 小米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米柴药材名称小米柴拼音Xiáo Mǐ Chái别名牛屎柴、小豆柴、亮子药来源杜鹃花科小米柴Lyonia villosa (Wall.)Hand.-M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