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脉南蛇藤

毛脉南蛇藤

药材名称毛脉南蛇藤

拼音Máo Mài Nán Shé Ténɡ

别名猪粪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毛脉南蛇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var.pubescens Makino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毛脉南蛇藤 落叶攀缘灌木,高可达12m。茎干多分枝,小枝圆筒形,灰褐色,光滑无毛,有明显的圆形小皮孔,髓实质而呈白色;冬芽小,卵圆形。单叶互生,老时带革质;叶柄长1-2cm;叶片近圆形、广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骤尖、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少数为截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上面通常光滑无毛,叶脉在下面隆起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生于叶腋,排列呈短聚伞花序,或在顶部与叶对生,成聚伞状圆锥花序,总梗与花柄等长,花直径约5mm,淡黄绿色;花瓣5,卵状长椭圆形长4-5mm,着生在杯状花盘的边缘;雄花有雄蕊5,花丝稍长,与花瓣互生,花药2室,纵裂;雌花有雄蕊5,较短,雌蕊1枚,子房上位,近球形,花柱呈短柱状,柱头3裂。蒴果,通常3室,球形,直径7-8mm,先端有宿存的短花柱,成熟时呈橙黄色,3瓣裂,裂片卵圆形,呈囊状,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卵形至椭圆形,长约4mm,宽约3mm,表面光滑,棕褐色,外包有肉质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杂木内和溪谷边疏林缘。常攀附树上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淋;湿疹;跌打损伤;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美丽鳞毛蕨

    药材名称美丽鳞毛蕨拼音Měi Lì Lín Máo Jué别名花叶狗牙七、金毛狗脊来源蕨类鳞毛蕨科美丽鳞毛蕨Dryopteris laeta (Komar.)

  • 山艾叶

    药材名称山艾叶拼音Shān ài Yè英文名Oakleaf Aja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构叶亚区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ania quercifolia (

  • 木蝴蝶树皮

    《中药大辞典》:木蝴蝶树皮药材名称木蝴蝶树皮拼音Mù Hú Dié Shù Pí别名土黄柏(《南宁市药物志》),土大黄(《广西中药志》),千张纸树皮(

  • 假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豆药材名称假木豆拼音Jiǎ Mù Dòu别名千斤拔、野蚂蝗来源豆科假木豆Desmodium triangulare (Retz.)Merr.[Dendrol

  • 松花粉

    《中国药典》:松花粉药材名称松花粉拼音Sōnɡ Huā Fěn英文名POLLEN PINI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aeformi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苦石莲

    《中药大辞典》:苦石莲药材名称苦石莲拼音Kǔ Shí Lián别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雷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公藤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 Gōnɡ 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 瓠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药材名称瓠子拼音Hù Zǐ别名甘瓠(《诗经》),甜瓠(《千金·食治》),净街棰(《清异录》),龙蜜瓜、天瓜(《滇南本草)),长瓠(《纲目》),扁蒲(《群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