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栗毛球

栗毛球

《中药大辞典》:栗毛球

药材名称栗毛球

拼音Lì Máo Qiú

别名栗毛壳(《唐本草》),栗刺壳(《日用本草》),风栗壳(《广东中药》Ⅱ),板栗壳斗(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总苞

功能主治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

①《补缺肘后方》:"治丹。"

②《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③《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

②治痰火核:风栗壳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儿百日咳:风粟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毛球

药材名称栗毛球

拼音Lì Máo Qiú

别名栗毛壳、栗刺壳、风栗壳、板栗壳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总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剥取果实时收集,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性状性状鉴别 总苞球形,直径3-5cm,外面有不锐被毛的刺。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血。主丹毒;瘰疬痰核;百日咳;中风不语;便血;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头疬:风栗壳一两,蜜枣三枚。同煎服。(《广东中药》Ⅱ)②治痰火核:风栗壳夏枯草煎服。(《广东中药》Ⅱ)③治丹毒红肿:板栗壳斗水煎洗患部。(江西《草药手册》)④治小儿百日咳:风栗壳三钱,加糖冬瓜五钱煎服。(《广东中药》)

各家论述1.《补缺肘后方》:治丹。

2.《唐本草》:疗丹火疮、毒肿。

3.《滇南本草》:烧灰吹鼻中,治中风不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蒴曲尾藓

    药材名称多蒴曲尾藓拼音Duō Shuò Qǔ Wěi Xiǎn别名大曲尾藓来源药材基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多蒴曲尾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ranum majus Turn.[D.scopar

  • 喜马拉雅紫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喜马拉雅紫茉莉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紫茉莉拼音Xǐ Mǎ Lā Yǎ Zǐ Mò Lì来源紫茉莉科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 米碎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碎花药材名称米碎花拼音Mǐ Suì Huā别名虾辣眼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R. Brown,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

  • 雀榕叶

    《中药大辞典》:雀榕叶药材名称雀榕叶拼音Què Rónɡ Yè别名漆娘舅,漆舅、白来叶(《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

  • 马蹄荷根

    药材名称马蹄荷根拼音Mǎ Tí Hé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Exburklandia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xbu

  • 胡桃青皮

    《中药大辞典》:胡桃青皮药材名称胡桃青皮拼音Hú Táo Qīnɡ Pí别名青胡桃皮(《救急方》),青龙衣(《山东中草药手册》)。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

  • 猴樟果

    《中药大辞典》:猴樟果药材名称猴樟果拼音Hóu Zhānɡ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果实。秋季采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驱风,行气,温中,镇痛。治疝气疼痛,香樟果实三颗

  • 天山堇菜

    药材名称天山堇菜拼音Tiān Shān Jǐn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天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tianshanic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秋季节采收,洗净,鲜

  • 指天椒

    《中药大辞典》:指天椒药材名称指天椒拼音Zhǐ Tiān Jiāo别名长柄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指天椒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单

  • 香鼬

    药材名称香鼬拼音Xiānɡ Yòu英文名Wease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香鼬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altaica pallas.采收和储藏:冬季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