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柘树果实

柘树果实

《中药大辞典》:柘树果实

药材名称柘树果实

拼音Zhè Shù Guǒ Shí

别名佳子(《纲目》)。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桑科植物柘树果实,9~10月采。

原形态详"柘木"条。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

复方治跌打损伤:将柘树成熟果实,切片晒干研粉。每次一调羹,用黄酒吞服,每日二次,连用五至六天。(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柘树果实

药材名称柘树果实

拼音Zhè Shù Guǒ Shí

别名佳子、山荔枝、水荔枝、野荔枝、野梅子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mm。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约2.5cm,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资源分布: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

性状性状鉴别 完整果实近球形,直径约2.5cm,鲜品肉质,橙黄色。干品多为对开节片,呈皱缩的半球形,全体橘黄色或棕红色,果皮内层着生多数瘦果,瘦果被干缩的肉质花被包裹,长约0.5cm,内含种子1枚,棕黑色。气微,味微甘。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舒筋活络。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冬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瓜子药材名称冬瓜子拼音Dōnɡ Guā Zǐ来源即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洗净晒干(有先用明矾水浸泡1日后再洗净晒干者)。炮制炒冬瓜子:将冬瓜子筛净泥屑,炒至黄色,取出晾凉。性味甘,

  • 滇崖爬藤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鲜用。原形态

  • 蝮蛇胆

    药材名称蝮蛇胆拼音Fù Shé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胆或胆汁。性味《别录》:"味苦,微寒,有毒。"功能主治①《别录》:"主匿疮。&

  • 青棉花藤叶

    《中药大辞典》:青棉花藤叶药材名称青棉花藤叶拼音Qīnɡ Mián Huā Té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青棉花藤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多年溃烂疮毒

  • 紫青藤

    药材名称紫青藤拼音Zǐ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

  • 发菜

    药材名称发菜拼音Fā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念珠藻科植物发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Nematonostoc flagelli

  • 天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仙果药材名称天仙果拼音Tiān Xiān Guǒ别名水风藤、牛乳茶、山无花果、加星里[苗族语]来源桑科天仙果Ficus beecheyana Hook. et Arn.,以根入药

  • 火秧竻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药材名称火秧竻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

  • 地毡草

    《中药大辞典》:地毡草药材名称地毡草拼音Dì Zhān Cǎo别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茅膏菜科

  • 须叶藤

    药材名称须叶藤拼音Xū Yè Ténɡ英文名Indian Flagellar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须叶藤科植物须叶藤的根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agellaria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