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枇杷根

枇杷根

《中药大辞典》:枇杷根

药材名称枇杷根

拼音Pí Pá Gēn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功能主治治虚痨久嗽,关节疼痛。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镇痛,下乳。"

②《生草药手册》:"治咳嗽、吐血伤症。"

③《四川中药志》:"治久年咳嗽,疗虚劳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同肉类煨汤,2~4两。

复方治关节疼痛:鲜枇杷根四两,猪脚一个,黄酒半斤。炖服。(《闽东本草》)

临床应用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鲜枇杷根4~6两切碎,加水与童雌鸡一只或瘦猪肉8~12两共煮1~2小时,浓缩至1小碗,除去表面油腻,喝汤,也可吃鸡肉。1剂炖煮2次,空腹时服。隔1~2天再服1剂。治疗10例,服药1~13剂不等,疗程最长者41天。结果自觉症状消失平均为4.7天,黄疸指数下降至正常平均为17.2天。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均无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枇杷根

药材名称枇杷根

拼音Pí Pá Gēn

英文名Loquat Root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indl.[Mespilus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枇杷常绿小乔木,高约10m。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mm,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cm,宽3-9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脉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cm;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mm,宽4-6mm,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cm,黄色或橘黄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根表面棕褐色,较平,无纵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类白色。气清香,味苦、涩。

性味苦;平;无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下乳,祛内湿。主虚痨咳嗽;乳汁不通,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鲜者12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镇痛,下乳。

2.《生草药手册》:治咳嗽、吐血伤症。

3.《四川中药志》:治久年咳嗽,疗虚劳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种仁:苦,平。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

  • 白细辛

    药材名称白细辛拼音Bái Xì Xīn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

  • 蓬莱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莱葛药材名称蓬莱葛别名多花蓬莱葛来源马钱科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西南。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

  • 银线草根

    药材名称银线草根拼音Yín Xiàn Cǎo Gēn别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出处《安徽药材》来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亚罗椿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罗椿药材名称亚罗椿别名苦亚罗春、浆果楝秧勒、哈皮纺[傣语]来源楝科亚罗椿Cipadessa baccifera Miq.,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疏风解表

  • 黄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子药材名称黄蜀葵子拼音Huánɡ 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甘,寒,滑。①《纲目》:"

  • 多苞糙苏

    药材名称多苞糙苏别名野苏子、香苏、豯莶草[云南]来源唇形科多苞糙苏Phlomis bracteosa Royle,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半身不遂,口眼歪

  • 地涩涩

    《中药大辞典》:地涩涩药材名称地涩涩拼音Dì Sè Sè别名仙桃草、养皮草(《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玄参种植物小婆婆纳果实中有虫瘿的全草。6~7月采收果实

  • 纵条肌海葵

    药材名称纵条肌海葵拼音Zònɡ Tiáo Jī Hǎi Kuí别名海菊花、石奶、纵条海葵、西瓜海葵、金线海葵、滨玫瑰来源药材基源:为银冠海葵科动物纵条肌海葵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