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菊
药材名称杯菊
拼音Bēi Jú
别名小红蒿、红蒿枝
来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杯菊
拼音Bēi Jú
别名小红蒿、红蒿枝
来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梅花草药材名称梅花草拼音Méi Huā Cǎo来源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的全草。秋季采集全草,晒干。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苋菜药材名称水苋菜拼音Shuǐ Xiàn Cài别名水马桑、水豆瓣、肉矮陀陀来源千屈菜科节节草属植物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a (Buch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chinensis C
《中药大辞典》:上树咳药材名称上树咳拼音Shànɡ Shù Ké别名瓜核草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如铁丝,横走,淡绿色
药材名称鸡嗉子花拼音Jī Sù Zǐ Huā别名牛舌片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毛火烧兰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全体具细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药材名称秋牡丹根拼音Qiū Mǔ Dān Gēn别名白头翁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秋牡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mone hupehensis Lem.var.japonoica(Thunb
《中药大辞典》:蓼子草药材名称蓼子草拼音Liǎo Zǐ Cǎo别名小毛蓼(《种子植物名称》),小蓼子草、红蓼子(《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细刺毛蓼的全草及根。开花期间采收。原形
《中药大辞典》:羊角草药材名称羊角草拼音Yánɡ Jiǎo Cǎo别名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植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晋江《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