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杜鹃花

杜鹃花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

药材名称杜鹃花

拼音Dù Juān Huā

别名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艳山红(《分类草药性》),艳山花、山归来(《贵州民间方药集》),满山红、清明花(《江西民间草药验方》),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虫鸟花,报春花(《江西草药》),迎山红(《烟台医药》1:23,1971)。

出处《纲目》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达3米。分枝细而多,密被黄色或褐色平伏硬毛。叶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疏被硬毛,下面密被褐色细毛,脉上更多。花2~6朵簇生枝端;萼片5,椭圆状卵形,长2~4毫米,密被褐色硬毛,宿存;花冠玫瑰色至淡红色,阔漏斗状,径约4~5厘米,裂片近倒卵形,上部1瓣及近侧2瓣有深红色斑点;雄蕊7~10,花丝下部有稀疏细毛;花药紫色;子房卵圆形,密被硬毛,柱头头状。蒴果卵圆形,长5~8毫米,密被硬毛。花期4月。果热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平地,林中、岩畔。分布河南、湖北及长江以南各地。

化学成分花含花色甙和黄酮醇类,均为花的色素。最常见的红色素(花色甙)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和矢车菊素3,5-双葡萄糖甙。一般这二种色素同时存在。紫花的花色甙中含锦葵花素3,5-双葡萄糖甙。最常见的黄酮醇类为杜鹃黄素3-鼠李葡萄糖甙。紫花的黄酮醇类中还含杨梅树皮素5-甲醚。

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映山红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其醋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其母液,分离出的结晶甲和结晶乙(黄酮化合物)也有镇咳作用。小鼠灌服煎剂有祛痰作用(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煎剂无干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

性味酸甘,温。

①《纲目》:"味酸,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酸辛,无毒。"

功能主治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花:煎汤,0.5~1两;果实:研末,3~5分。

复方①治月家病,经闭干瘦:映山红二两。水煎服。

②治跌打疼痛:映山红子(研末)五分。用酒吞报。

③治流鼻血:映山红花(生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④治白带:杜鹃花(用白花)五钱,和猪脚爪适量同煮,吃汤和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杜鹃花

药材名称杜鹃花

拼音Dù Juān Huā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艳山红、山归来、艳山花、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山踯躅,处处山谷有之,高者四、五尺,低者一、二尺。春生苗,叶浅绿色,枝少而花繁,一枝数萼,二月始开,花如羊踯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小儿食其花,味酸无毒。其黄色者即有毒,羊踯躅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R·in-dicum Sweet var.simsii Maxim;R.indicum(L.) Sweet var.Ignescens Sweet]

采收和储藏:4~5月花盛开时采收,烘干。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无毛,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长约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长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宽漏斗状,玫瑰色至淡红色、紫色,长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倒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稀7-9,花丝中下部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卵圆形,5室,长5-8mm,密被扁平长糙毛,花柱细长。蒴果卵圆形,长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或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阳光,但忌烈日曝晒,适于酸性土壤,忌含石灰质的碱土。宜在凉爽湿润的环境栽培。

栽培技术 大量生产可用播种繁殖。温度保持在15~20℃,湿度60%的条件下,播后2~3星期即可发芽。为保留良种也可分株繁殖。此外,扦插压条也易成活。

化学成分花含花色甙类和黄酮甙类。已鉴定的花色甙类化合物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3-galactpside),矢车菊素3-阿立伯糖甙(cyanidin-3-arabinoside),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cyanidin-3,5-diglucoside),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5-葡萄糖甙(cyanidin3-galactoside-5-glucoside);芍药花素3,5-二葡萄糖甙(peonidin 3,5-diglucoside)[1,2],和锦葵花素3,5-二葡萄糖甙(malvidin3,5-diglucoside)[1]。黄酮及黄酮甙类化合物有芸香甙(rutin),杜鹃黄甙(azalein)[3],槲皮素(quercetin),杜鹃黄素(azaleatin)[4];山奈酚(kaempferol),5-甲醚3-半乳糖甙(5-methyl ether 3-galacto-side),杜鹃黄素3-半乳糖甙(azaleatin3-galactoside),杜鹃黄素3-鼠李糖甙(azaleatin 3-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5-甲醚3-鼠李糖甙(myricetin5-methyl ether 3-rhamnoside),杨梅树皮素5-甲醚3-半乳糖甙(myricetin5-methyl ether 3-galactoside),棉花皮素3-半乳糖甙(gossypetin3-galactoside)[1],槲皮素3-半乳糖甙(quercetin3-galacetoside),槲皮素3-鼠李糖甙(quercetin 3-rham-noside),槲皮素3-阿拉伯糖甙(quercetin 3-arabinoside)[1]。

药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映山红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其醋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其母液,分离出的结晶甲和结晶乙(黄酮化合物)也有镇咳作用。小鼠灌服煎剂有祛痰作用(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煎剂无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

性味甘;酸;性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1.治白带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杜鹃花,猪脚爪,同煮。2.治鼻衄方(《贵州草药》):映山红花当归,水煎服。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

3.《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豆黄卷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豆黄卷药材名称大豆黄卷拼音Dà Dòu Huánɡ Juǎn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发芽后

  • 苏铁

    药材名称苏铁拼音Sū Tiě别名铁树、凤尾棕、凤尾蕉、梭罗花、铁甲松、金边凤尾来源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苏铁Cycans revoluta Thunb.,以叶、根、花及种子入药。四季可采根、叶,夏季采花,秋

  • 陆英根

    药材名称陆英根拼音Lù Yīnɡ Gēn别名蒴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Sambuci Chinensis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陆英

  • 天门冬

    《中药大辞典》:天门冬药材名称天门冬拼音Tiān Mén Dōnɡ别名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出处《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秋、冬采挖,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

  • 人参子

    《中药大辞典》:人参子药材名称人参子拼音Rén Shēn Z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果实。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痘行浆。"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马尿花

    药材名称马尿花拼音Mǎ Niào Huā别名水旋复(《滇南本草》),油灼灼、苤菜(《野菜赞》),白苹(《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水鳖科植物水鳖的全株。原形态水鳖(《纲目

  • 豆腐泔水

    《中药大辞典》:豆腐泔水药材名称豆腐泔水拼音Dòu Fu Gān Shuǐ别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性味《纲目拾遗》:"性

  • 沼地马先蒿

    药材名称沼地马先蒿来源玄参科沼地马先蒿Pedicularis palustris L.,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治石淋,膀胱结气,排尿困难,并治疟疾寒热,中风湿痹,妇女带下等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秋枫木

    《中药大辞典》:秋枫木药材名称秋枫木拼音Qiū Fēnɡ Mù别名秋风(《桂海虞衡志》),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广西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