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杉松

杉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别名松壳络树

来源松科油杉属植物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以根皮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研末。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接骨。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疮痈,漆疮。

用法用量3~5钱,水煎冲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用鲜根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杉松

药材名称杉松

拼音Shān Sōnɡ

别名白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杉松的叶、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ies holophylla Maxim.

采收和储藏:叶春、夏、秋季可采收,根皮全年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m。树皮幼时淡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线裂;枝条平展;一年生枝淡黄灰色或淡黄褐色,无毛,有光泽;冬芽卵圆形,有树脂。叶线形,长2-4cm,宽1.5-2.5mm,坚硬,直伸或弯镰状,先端急尖或渐尖,不分叉,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生于果枝上的叶上面中上部或近先端通常有2-5条不规则的气孔线。雌雄同株,均着生二年枝上;雄球花圆筒形,着生叶腋,下垂,长约15mm,黄绿色;雌球花长圆筒状,直立,长约35mm,淡绿色,生于枝顶部。球果圆柱形,长6-14cm,径3.5-4cm,近无梗,果鳞肾状扇形,长约1.5cm,宽约3cm;苞鳞短,长不及种鳞的一半,不露出。种子倒或歪三角状,长8-9mm,种翅宽大,淡褐色,较种子为长。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海拔500-1200m的中山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幼时外表面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裂,内面灰白色。叶条形,长2-4cm,宽1.5-2.5mm。先端突出或渐尖,坚硬,叶内树脂管中生。树皮气微,味微苦。叶气微,味淡。

功能主治祛风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泡在60℃左右水中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鲛鲨白

    《中药大辞典》:鲛鲨白药材名称鲛鲨白拼音Jiāo Shā Bái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及其他鲨鱼的鳔。性味甘咸,滑。功能主治益肺,补心,消痰,逐水下行,养精固气,澄清肾水

  • 地柏树

    药材名称地柏树拼音Dì Bǎi Shù别名舒筋草、金鸡尾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圆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sanguinolenta(L.)Spring[Lycop

  • 茶膏

    药材名称茶膏拼音Chá Gāo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hea sinensis L.]的干燥嫩叶浸泡后,加甘草、贝母、橘皮、丁香、桂子

  • 长梗千里光

    药材名称长梗千里光拼音Chánɡ Gěnɡ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别名野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

  • 红毛五加皮

    《中药大辞典》:红毛五加皮药材名称红毛五加皮拼音Hónɡ Máo Wǔ Jiā Pí别名川加皮,刺加皮(《药材资料汇编》),刺五甲、毛五甲皮、刺甲皮(《四川中药志》)。出

  • 泡泡草

    《中药大辞典》:泡泡草药材名称泡泡草拼音Pào Pào 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草血竭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血竭药材名称草血竭拼音Cǎo Xuè Jié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Polygonum paleace

  • 山楂根

    《中药大辞典》:山楂根药材名称山楂根拼音Shān Zh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楂"条。性味《分类草药性》:"甘,平,

  • 麒麟尾

    《中药大辞典》:麒麟尾药材名称麒麟尾拼音Qí Lín Wěi别名狮尾草(《岭南采药录》),蓬莱蕉、龟背竹(《广州植物志》),羽叶藤、过山标(《广西药植名录》),上树百足、上树蜈蚣(

  • 蒙自草胡椒

    药材名称蒙自草胡椒拼音Ménɡ Zì Cǎo Hú Jiāo别名散血丹、狗骨头、海尼豆瓣绿。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蒙自草胡椒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peromia heyneana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