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景天三七根

景天三七根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根

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 Gēn

别名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全年可采,但以秋末至次年春初挖取者为佳。

生境分部产于江苏、浙江、贵州等地。

性状根肉质,呈块状;支根圆柱形或略带圆锥形。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表面不平坦,呈剥裂状。

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熊果酚甙。

功能主治止血,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筋骨伤痛。

①《南京民间药草》:"治吐血。"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止血镇痛。止吐血,因伤咯血,衄血,肺病喀血,镇咳。外用止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复方治筋骨伤痛:鲜土三七根四、五条。洗去泥沙,用老酒二、三杯,红糖煎汤调服,有活血止痛功效。(《浙江中医杂志》(3):126,1957)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稷米

    药材名称稷米拼音Jì Mǐ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性味甘,平。①《别录》:"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拼音Yí Wú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采

  • 红花杜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花杜鹃药材名称红花杜鹃拼音Hónɡ Huā Dù Juān来源杜鹃花科红花杜鹃Rhododendron arboreum Smith. f. roseum S

  • 小花鸢尾

    药材名称小花鸢尾拼音Xiǎo Huā Yuān Wěi别名六棱麻、九节地菖蒲、九节箭菖蒲、山菖蒲来源鸢尾科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 Hanc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

  • 地五泡藤

    药材名称地五泡藤拼音Dì Wǔ Pào Ténɡ别名灰毛泡(《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家正牛(苗名)。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常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黄多孔菌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药材名称异木患拼音Yì Mù Huàn别名大果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大灌

  • 路边草

    《中药大辞典》:路边草药材名称路边草拼音Lù Biān Cǎo别名星星蒿、花叶鱼鳅串、鸡儿肠。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窄叶鸡儿肠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藤本,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