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巴茅果

巴茅果

药材名称巴茅果

拼音Bā Máo Guǒ

别名草果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

原形态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鞘内生有虫瘿,肿大如竹笋形。秆无毛,节下具白粉。叶鞘无毛或仅边缘疏生纤毛;叶片披针状线形;长25~60厘米或更长,宽15~30毫米,先端渐尖,边缘粗糙,主脉阔,白色。圆锥花序顶生,宽大而稠密,长30~50厘米,分枝纤细;每节着生2小穗,一具长柄,一具短柄;基盘上有白色丝毛,长于小穗;第1颖渐尖,有脉2~3条,中脉不明显或缺;第2颗与第1颖相似,有脉3条,中脉明显而粗糙;不孕花的外稃披针形,较颖稍短;结实小花的外稃短尖,先端2齿裂,齿间有一长约1厘米的芒;内稃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或草地。分布广东、广西、贵州、安徽、江苏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顺气,发表,除瘀。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巴茅果五钱至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五钱。

②治小儿疹出不透:巴茅果三个。煎水服。

③治小儿疝气:巴茅果三个,茴香根五钱,香附米三个。蒸甜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卜芥

    《中药大辞典》:卜芥药材名称卜芥拼音Bǔ Jiè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

  • 鸭涎

    《中药大辞典》:鸭涎药材名称鸭涎拼音Yā Xián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涎即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

  • 薄荷素油

    药材名称薄荷素油拼音Bò He Sù Yóu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别名薄荷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

  • 冬虫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冬虫夏草药材名称冬虫夏草拼音Dōnɡ Chónɡ Xià Cǎo别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来源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 郁李仁

    《中国药典》:郁李仁药材名称郁李仁拼音Yù Lǐ Rén英文名SEMEN PRUNI别名小李仁、大李仁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酸丁、小李红)Prunus humilis Bung

  • 垂珠花

    药材名称垂珠花拼音Chuí Zhū Huā别名白客马叶来源安息香科垂珠花Styrax dasyantha Perk.,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等省。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止咳润肺。主治咳嗽,

  • 胡萝卜子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子药材名称胡萝卜子拼音Hú Luó Bo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全草拨起或摘取果枝,打下果实,除净杂质,晒干。化

  • 地羊鹊

    《中药大辞典》: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

  • 细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细叶小羽藓拼音Xì Yè Xiǎo Yǔ 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plocladium microph

  • 香石藤叶

    药材名称香石藤叶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sandra lancifolia(Rehd.et.Wils)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