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黄杨子

山黄杨子

药材名称山黄杨子

拼音Shān Huánɡ Yánɡ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B.microphylla Sieb. et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5-7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6m。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节间长0.5-2cm。叶对生;叶柄长1-2mm,上面被毛;叶片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圆或钝,常有小凹口,基部圆或楔形,长1-3cm,宽0.8-2cm,叶面光滑,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侧脉明显,中脉上常密被白色短线状钟乳体。穗状花序腋生,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卵形,长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mm,无毛,雄蕊连花药长达4mm,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长达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柱头粗厚,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长6-10mm,宿存花柱长2-3mm,由3心皮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时黑色,径约1cm。花期3-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边、林下,现可栽培作观赏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陕西、甘肃、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暑热;解疮毒。主暑热;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尾蒿

    药材名称牛尾蒿拼音Niú Wěi Hāo别名野蒿、茶绒、紫杆蒿、指叶蒿、水蒿、艾蒿、米蒿出处牛尾蒿见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二卷,云"牛尾蒿,初生时与蒌蒿同。唯一茎旁生横枝,秋时枝上发短叶横斜欹舞,如短

  • 杜仲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药材名称杜仲藤拼音Dù Zhònɡ Ténɡ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

  • 黄瓜霜

    药材名称黄瓜霜拼音Huánɡ Guā Shu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果皮和朱砂、芒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satiuus L.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

  • 银南星

    药材名称银南星拼音Yín Nán Xīnɡ英文名Highsheath Arisaema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银半夏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银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鸡肝

    《中药大辞典》:鸡肝药材名称鸡肝拼音Jī Gā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肝。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5克,蛋白质18.2克,脂肪3.4克,碳水化物2克,灰分1.4克,钙21毫克,磷260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驼乳

    药材名称驼乳拼音Tuó Rǔ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②《纲目》:

  • 水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蕨药材名称水蕨拼音Shuǐ Jué别名岂、水松草来源蕨类水蕨科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L.)Brong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

  • 白花龙胆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药材名称白花龙胆拼音Bái Huā Lónɡ Dǎn来源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

  • 聚藻

    药材名称聚藻拼音Jù Zǎo别名水藻、水蕴、鳃草、午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出处《本草图经》在"海藻"条引陆玑《诗疏》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