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胡椒叶

山胡椒叶

《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

药材名称山胡椒叶

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

别名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牛筋叶片

性味《陕西中草药》:"淡,平。"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散瘀,止血。治感冒,筋骨疼痛,痈疮肿毒,跌打创伤。

①《分类草药性》:"敷肿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预防感冒、中暑,取叶晒干,冲开水代茶饮。"

③《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治疮疖痈毒,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外伤出血:山胡椒叶适量,研末,麻油调敷。(《江西草药》)

②治感冒头痛发热:山胡椒嫩枝桠一两,白马骨八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恶疮肿毒:山胡椒叶、芙蓉花叶、马甲子叶。共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炎症疾病,如急慢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咽炎、气管炎等:取干山胡椒叶2斤,用蒸馏法制成注射液,每支5毫升(含生药5克),每次1支肌注,每日2~3次。治疗279例,治愈183例,好转51例,有效率为83.9%。用药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局部不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山胡椒叶

药材名称山胡椒叶

拼音Shān Hú Jiāo Yè

英文名Leaf of Greyblue Spicebush

别名见风消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雷公叶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胡椒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glauca(Sieb.et Zucc.) B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牛筋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树皮平滑成灰白色。冬芽外部鳞片红色;嫩枝初被褐色毛,后期脱落。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阔椭圆形至倒卵形,长4-9cm,宽2-4cm,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仅脉间存有细毛,下面粉白色,密生灰色细毛,叶脉羽状;叶柄长约2mm,有细毛。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有毛,具明显的总梗,花梗长1.5cm;花被黄色,6片;雄花有雄蕊9,排成3轮,内轮基部具腺体,花药2室,内向瓣裂;雌花的雌蕊单1,柱头头状,子房椭圆形。核果球形,直径约7mm,有香气。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丘陵的灌丛中和疏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油中含1,8-桉叶素(1,8-cineole),丁香烯(caryophyllen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等成分。叶中尚含生物碱:网叶番荔枝碱(reticuline),去甲肉桂碱(norcinamolaurine),六驳碱(laurotetanine)。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疮;祛风止痛;止痒;止血。主疮疡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敷。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敷肿毒。2.《福建民间草药》:预防感冒、中暑,取叶晒干,冲开水代茶饮。3.《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风。治疮疖痈毒,筋骨疼痛,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翼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首草药材名称翼首草拼音Yì Shǒu Cǎo别名棒子头、狮子草来源川续断科翼首花属植物匙叶翼首花Pterocephalus hookeri (Clarke)Hoeck,

  • 青头雀

    药材名称青头雀拼音Qīnɡ Tóu Què别名灰头鹀来源雀形目雀科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补益。主治酒

  • 小岩白菜

    《中药大辞典》:小岩白菜药材名称小岩白菜拼音Xiǎo Yán Bái Cài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黄毛岩白菜的全株。5~6月采,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苏合香

    《中国药典》:苏合香药材名称苏合香拼音Sū Hé Xiānɡ英文名STYRAX别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

  • 鹤虱

    《中药大辞典》:鹤虱药材名称鹤虱拼音Hè Shī别名鹄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鹤虱(《中药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除去皮

  • 剪夏罗

    《中药大辞典》:剪夏罗药材名称剪夏罗拼音Jiǎn Xià Luó别名剪红罗(《证治要诀》),剪春罗(《纲目》),碎剪罗(《花镜》),剪金花、雄黄花(《植物名实图考》),阔叶鲤鱼胆(

  • 苦苣根

    药材名称苦苣根拼音Kǔ Jù Gēn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兔仔菜的根,夏、秋采取。功能主治《嘉佑本草》:"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用法用量内服:0.5~1两。

  • 白芍

    《中国药典》:白芍药材名称白芍拼音Bái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

  • 芦子兰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