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橿根

山橿根

《中药大辞典》:山橿根

药材名称山橿根

拼音Shān Jiānɡ Gēn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山橿根皮

原形态山橿,又名:大叶山橿、米珠、副山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成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毫米;果柄长1.5~2厘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或路旁灌丛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止血,消肿,行气止痛。治疥癣、风疹、胃痛。

复方①治胃气痛:山橿根二钱。南五味子根皮三钱,灯心草车前草各二钱。水煎服。

②治刀伤出血:山橿皮捣烂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山橿根

药材名称山橿根

拼音Shān Jiā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Montane Spicebush

别名山姜、副山苍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reflexa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山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幼时有绢状毛。叶互生,倒卵状椭圆形或圆卵形,长4-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全缘,纸质,下面被柔毛,老时脱落,侧脉5-8条;叶柄长5-12mm。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梗被黄褐色柔毛;花被片6,椭圆形,黄色;雄花有雄蕊9,花药内向瓣裂。果实球形,深红色,径约7mm;果柄长1.5-2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边、林缘或灌木从中。

资源分布: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温;辛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解表;杀虫;止血。主胃痛;腹痛;风寒感冒;风疹疥癣;治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根6-15g,果实3-9g。外用:适量,鲜根皮捣烂敷;或水煎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杉子

    《中药大辞典》:杉子药材名称杉子拼音Shān Zǐ别名杉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功能主治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

  • 青粱米

    《中药大辞典》:青粱米药材名称青粱米拼音Qīnɡ Liánɡ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种青粱的种仁。性味《别录》:"甘,微寒,无毒。"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治烦

  • 蛤蜊肉

    药材名称蛤蜊肉拼音Gé Lí Ròu别名海蛤肉、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沿海各处。化学成分鲜文

  • 苦瓜藤

    《中药大辞典》:苦瓜藤药材名称苦瓜藤拼音Kǔ Guā Ténɡ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茎。夏、秋采取。性味苦,寒。①《陆川本草》:"苦,寒。"②《四

  • 蜂蜜树

    药材名称蜂蜜树别名蜂糖树、大灰果、白杖木、米团花、山蜂蜜、渍糖花来源唇形科蜂蜜树Leucosceptrum canum Smith,以叶、皮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

  • 穿肠草

    药材名称穿肠草别名川肠草、屎瓜秧、甜瓜秧来源葫芦科穿肠草Cucumis melo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祛火败毒。主治痔疮肿毒,漏疮生管,脏毒滞热,流水刺痒。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

  • 马缨花

    《中药大辞典》:马缨花药材名称马缨花拼音Mǎ Yīnɡ Huā别名密筒花、红山茶、杜鹃、麻力光(《云南中草药选》),映山红(《贵州药植名录》),苍山杜鹃(《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

  • 烂泥蒿

    药材名称烂泥蒿拼音Làn Ní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野鸦椿花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花药材名称野鸦椿花拼音Yě Yā Chūn Huā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条。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