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报春

小报春

药材名称小报春

拼音Xiǎo Bào Chūn

别名小报春花、癞痢头花、山白菜、小蓝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forbes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细毛。须状根细长,白色。叶基生、叶柄长2-4cm;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1-3.5cm,宽0.5-2.5cm,先端圆钝或钝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锯齿,上面疏被多细胞柔毛,下面散布球状小腺体,主要沿叶脉被毛。数枝花葶从叶丛中抽出,高10-25cm,被纤毛;具伞形花序1轮,少有2轮,每轮有4-8花;苞片条形,长3mm,多少被粉;花梗直立,长6-20mm,果时长可达30mm,被小腺体;花萼钟状,长3-4.5mm,被白粉,5裂,分裂近达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杯状高脚碟形,淡红色,冠筒长4.5-5.5mm,仅稍长于花萼,冠檐直径约1cm,5裂,裂片平展,倒心形,先端具深凹缺;长花柱花: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1.5mm,花柱长约3mm,仅稍高出于花萼;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约3mm处着生,花住长约1mm。蒴果球形,直径约3mm,短于宿存花萼。花期2-3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湿草地、田梗、地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和云南(鹤庆、邓川、洱源、昆明、宜良、澄江、蒙自)。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根茎细弱,有多数须状根,叶丛生。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3.5cm,宽0.2-2.5cm,先端钝圆,基部截形至浅心形,边缘具圆点状浅裂,裂片有牙齿,上面有白色柔毛,下面有球形小腺体;叶柄长约与叶片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季多数,有柔毛,近顶端有橄榄色粉;伞形花序1-2,苞片披针形,有粉,花梗有小腺体;花萼钟状,被橄榄色或黄色粉,花冠浅红棕色。气微香。

性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肺热咳嗽;小儿高热;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小便淋涩;湿热带下;风湿热痹;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叶白粉藤

    药材名称毛叶白粉藤拼音Máo Yè Bái Fě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Assam Treebine别名左爬藤、葫芦叶、左边藤、粗壳藤、红背丝绸、白背丝绸。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

  • 小青藤

    药材名称小青藤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香、马哥罗、小一支箭、过山龙、股藤、家同藤、野牵牛、毛风藤、石板藤、老鼠藤、风藤、小股藤、牛串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 萝卜防己

    药材名称萝卜防己别名土木香[云南思茅]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思茅马兜铃Aristolochia szemaoense C. Y. Wu, mss.,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

  • 苦竹沥

    《中药大辞典》:苦竹沥药材名称苦竹沥拼音Kǔ Zhú Lì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用火烤灼时流出的液汁。制法详"竹沥"条。功能主治清火消痰,明目

  • 硬水黄连

    《中药大辞典》:硬水黄连药材名称硬水黄连拼音Yì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百草镜》),金鸡脚下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黄脚鸡(《四川中药志》)

  • 刺苞南蛇藤叶

    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叶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叶。0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n

  • 太白贝母

    《中药大辞典》:太白贝母药材名称太白贝母拼音Tài Bái Bèi Mǔ英文名Taipei Fritillary Bulb别名尖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

  • 褐云玛瑙螺

    药材名称褐云玛瑙螺拼音Hè Yún Má Nǎo Luó英文名African Snail别名东风螺、花螺、东风螺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玛瑙螺科动物褐云玛瑙螺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

  • 鲫鱼子

    《中药大辞典》:鲫鱼子药材名称鲫鱼子拼音Jì Yú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卵子。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调中,补肝气。"②《本草从新》:&q

  • 鹿头肉

    《中药大辞典》:鹿头肉药材名称鹿头肉拼音Lù Tóu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头上的肉。性味《千金·食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