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扁草

小扁草

药材名称小扁草

拼音Xiǎo Biǎn Cǎo

别名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sis D.D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尼泊尔鸢尾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基部有大量老叶鞘纤维。根茎短而粗;根簇生,肉质,膨大成纺锤状,长可达10cm。叶基生,排成2列;叶片条形,花期叶长10-28cm,宽2-8mm,果期长可达60cm,宽6-8mm,先端渐尖,有2-3条纵脉,全缘,基部抱茎。花茎高10-25cm,直径2-3mm,果期花茎高达35cm,中、下部有1-2枚抱茎的披针形的茎生叶,上部具3-4个分枝;苞片3枚,内含2花;花梗长1.3-2.1cm;花蓝紫色或浅蓝色,直径2.5-6cm,花被裂片6,排成2轮,花被管长2.5-3.5cm,向上扩大成喇叭状,外轮中脉上具橘黄色须毛状附属物,内花被裂片狭椭圆形或倒被外形;雄蕊3,长约2.5cm,花药淡黄白色;子房下位,三棱状卵形,长1.2-1.5cm,直径5-7mm,花柱分枝扁平,拱形弯曲,先端2裂,边缘具疏齿。蒴果卵圆形,长2.5-3.5cm,直径1-1.2cm,先端有短喙;种子盘状,扁平,黑褐色。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荒坡或岩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尼鸢尾黄素(irisolone),尼泊尔鸢尾立黄酮(irisolidone)。

性味甘;平;有毒

功能主治补益肺肾;活血解毒。主肺虚咳嗽;肾虚腰痛;坐骨神经痛;伤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头花杜鹃

    药材名称头花杜鹃拼音Tóu Huā Dù Juān别名小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糖芥

    《中药大辞典》:糖芥药材名称糖芥拼音Tánɡ Jiè别名冈托巴(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冻青叶

    《中药大辞典》:冻青叶药材名称冻青叶拼音Dònɡ Q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滇桢楠的叶。冬、春采。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冠球形,有香气;树皮灰褐色。小枝

  • 落花生油

    药材名称落花生油拼音Luò Huā Shēnɡ Yóu别名果油、花生油(《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化学成分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

  • 贝母兰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药材名称贝母兰拼音Bèi Mǔ Lán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出处《

  • 阴香根

    《中药大辞典》:阴香根药材名称阴香根拼音Yīn Xiānɡ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辛。&q

  • 马唐

    《中药大辞典》:马唐药材名称马唐拼音Mǎ Tánɡ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

  • 豨莶草

    《中国药典》:豨莶草药材名称豨莶草拼音Xī Xiān Cǎo英文名HERBA SIEGESBECKIAE别名肥猪草、肥猪菜、粘苍子、粘糊菜、黄花仔、粘不扎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 甘青铁线莲

    药材名称甘青铁线莲拼音Gān Qīnɡ Tiě Xiàn Lián英文名all-grass of Longsepal Clematis别名木通、亦蒙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