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石楠

小叶石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石楠

药材名称小叶石楠

拼音Xiǎo Yè Shí Nán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秋、冬采挖。

原形态小叶石楠,又名:牛筋木、牛李子、山红子、棒头果、棒梨子。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红褐色,无毛。叶草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8厘米,宽1.8~3.8厘米,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带腺锐锯齿,上面初有毛,后脱落,下面无毛,侧脉4~6对;叶柄长1~2毫米。伞形花序生于侧枝顶端,有花2~9朵,无总花梗;花梗长1~3.5厘米,有疣点;花白色,径1~1.5厘米;萼筒杯状,裂片5,卵形;花瓣5,圆形。梨果椭圆形或卵形,直径5~7毫米,橘红色或紫色。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灌丛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行血活血,止痛。治牙痛,黄疸,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叶石楠

药材名称小叶石楠

拼音Xiǎo Yè Shí Nán

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Photinia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石楠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parvifolia (Pritz.)Schneid.[Pourthiaea parvifolia Pritz.]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小叶石楠 落叶灌木,高1-3m,枝纤细,小枝红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2mm,无毛;叶片草质,椭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4-8cm,宽1-3.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具腺尖锐锯齿,上面初有毛,后脱落,下面无毛。花两性;有花2-9朵,成伞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无总花梗;花梗长1-2.5cm,无毛,有疣点;花白色,直径5-15mm;萼筒杯状,无毛;萼片5,卵形,外面无毛,内面疏生柔毛;花瓣5,白色,圆形。梨果椭圆形或卵形,直径5-7mm,橘红色,无毛,有直立宿存萼片裂片,内含2-3卵形种子。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低山丘陵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苦涩;微寒;无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牙痛;黄疸;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双剪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剪菜药材名称双剪菜拼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蕤参来源萝藦科双剪菜Ceropegia dolichophylla Schltr. var. brachylob

  • 大瓦韦

    药材名称大瓦韦拼音Dà Wǎ Wéi别名金星凤尾草、凤尾金星、岩巫散、观音旗、黄瓦韦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macrosphaerus(Bak

  • 芫荽茎

    药材名称芫荽茎拼音Yuán Suī Jīnɡ英文名Coriandrum satiuum L.别名芫荽棋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茎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andrum satiuum L

  • 红旱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旱莲药材名称红旱莲拼音Hónɡ Hàn Lián别名湖南连翘、黄海棠、牛心菜、大叶牛心菜、鸡心菜、大金雀、金丝蝴蝶、对经草、四方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

  • 松橄榄

    药材名称松橄榄拼音Sōnɡ Gǎn Lǎn英文名Cryptoporus volvatus别名树疙瘩、荷色菌、木鱼菌、香木菌、香木兰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隐孔菌的子实体

  • 铁扫竹

    《中药大辞典》:铁扫竹药材名称铁扫竹拼音Tiě Sǎo Zhú别名野蓝枝子(《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金银花、野绿豆、木蓝乔、鸡骨柴、女儿红(《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

  • 蒲桃壳

    《中药大辞典》:蒲桃壳药材名称蒲桃壳拼音Pú Táo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原形态蒲桃(《罗浮志

  • 黄筒花

    药材名称黄筒花拼音Huánɡ Tǒ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黄筒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cellanthus tubiflorus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6-8

  • 沉香曲

    药材名称沉香曲拼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制法沉香、广木香各2两,广藿香、檀香、降香、羌活各3两,葛根、前胡、桔梗、枳壳、槟榔、炒

  • 披叶苔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披针苔草、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至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