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臭黄荆

大臭黄荆

药材名称大臭黄荆

拼音Dà Chòu Huánɡ Jīnɡ

别名斑鸠叶、臭黄荆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近头状豆腐柴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ubcapitata Reh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秋后挖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近头状豆腐柴,灌木,高1-2m。枝条上具明显的皮孔,嫩枝上有黄白色平展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4-1cm,有平展柔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8.5cm,宽1.5-4.8m,边缘除先端与基部外,多少有锯齿,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截形或圆形,表面暗黄绿色,有柔毛及黄色腺点,背面有毡状毛和腺点。聚伞花序在小枝顶端紧缩成头状,长0.6-2.5cm,宽1-3.5cm;花序梗圆柱形,长0.5-2cm;苞片小,线形或狭披针形,长0.5-1cm;花萼杯状;花冠黄绿色或绿白色,4裂成二唇形,上唇全缘,下唇3裂,喉部密生:圈长柔毛;雄蕊4,稍伸出花冠外。核果暗黑色,卵形,长3-4mm,宽2-3mm。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m的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痢疾;痈肿疮毒;瘰疬;痛经;疝气;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叶昏鸡头

    药材名称小叶昏鸡头拼音Xiǎo Yè Hūn J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丽江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lichiangense(C.H.Wright)

  • 土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土一枝蒿药材名称土一枝蒿拼音Tǔ Yì Zhī Hāo别名野一枝蒿、白花一枝蒿、蜈蚣草(《文山中草药》),马茴香、飞天娱蚣、一支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一枝蒿、茅草一枝蒿

  • 入地金牛

    《中药大辞典》:入地金牛药材名称入地金牛拼音Rù Dì Jīn Niú别名蔓椒、豕椒(《本经》),猪椒、彘椒、狗椒(《别录》),豨椒(陶弘景),金椒(《本草图经》),金牛

  • 刺楸树叶

    药材名称刺楸树叶拼音Cì Qiū Shù Yè英文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ndz.别名鸟不宿叶、刺楸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李树叶

    《中药大辞典》:李树叶药材名称李树叶拼音Lǐ Shù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

  • 水伤药

    药材名称水伤药拼音Shuǐ Shānɡ Yào别名水疔药、血经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狭萼珍珠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狭萼珍珠菜又名:满天星。多年生

  •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英文名Dunn Blastu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

  • 大阳关

    药材名称大阳关拼音Dà Yánɡ Guān别名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广西斑鸠菊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hingiana Hand.-Maz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皂荚子

    《中药大辞典》:皂荚子药材名称皂荚子拼音Zào Jiá Zǐ别名皂角子(《千金方》),皂子、皂儿(《博济方》),皂角核(《妇人良方》)。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

  • 白蓝翠雀花

    药材名称白蓝翠雀花拼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蓝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