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羽藓

大羽藓

药材名称大羽藓

拼音Dà Yǔ Xiǎn

英文名cymbifolium Thuidium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大羽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idium cymbifolium(Doz. Et Molk.) Doz.et Molk.[Hypnum cymbifolium Doz.et Molk.;Thuidium japonicum Doz.et Molk.ex Lac.]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民间一般取本品烤干备用。

原形态植物体交织成片,鲜绿色、黄绿色。茎匍匐,一般规则二至三回羽状分枝。鳞毛多数,披针形至线形,分叉。茎叶三角状卵圆形或阔三角形,具褶,先端延长成6-16枚细胞单列组成的长毛尖;边缘具细齿;中肋粗壮,止于叶尖,背具刺疣;中部细胞卵菱形至长圆形,具单疣。枝叶凹,内弯,长卵形,短尖,边具细齿。中肋达叶长度的2/3,中部细胞多角形、菱形。雌雄异株。蒴柄细长;孢蒴长卵形,弯曲;蒴盖具斜喙;蒴帽兜形,平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表面、林地湿土面及树干上。

资源分布:产于陕西、江苏、浙江、湖北、云南、西藏等省区。

性味淡;凉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拔毒;生肌。主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加菜油调敷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凉。有清热、拔毒、生肌等功能。用于治水火烫伤。民间一般取本品烤干,研末,加菜子油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杨梅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结合栽培

  • 米伞花

    药材名称米伞花拼音Mǐ Sǎn Huā别名垂花穗状报春、斜倾报春花、野洋参来源报春花科米伞花Primula cernu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补虚,通乳。主

  • 漆大姑根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根药材名称漆大姑根拼音Qī Dà Gū Gēn出处《广州常用草药集》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功能主治《广州常用草药集》:"治疴呕痧症,炒熟煎茶可治红白

  • 野粟

    药材名称野粟拼音Yě S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谷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deniculata(Lam.)Beauv.采收和储藏:谷粒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莠狗尾草,多年

  • 胎生铁角蕨

    药材名称胎生铁角蕨拼音Tāi Shēnɡ Tiě Jiǎo Jué英文名Plane-stem Spleenwort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印度铁角蕨的全草

  • 苔菜

    药材名称苔菜别名干苔、海苔、苔干、苔干菜、浒苔来源藻类绿藻门苔菜Enteromorpha Linza (L.) Ag.,以全体入药。功能主治用于淋巴腺肿及痔疮,并作菜蔬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琼越线蕨

    药材名称琼越线蕨拼音Qiónɡ Yuè Xiàn Jué英文名Bon Colysis别名石韦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琼越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b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鹅喉管

    《中药大辞典》:鹅喉管药材名称鹅喉管拼音é Hóu Guǎ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喉管。功能主治治喉痹,哮喘,赤白带下。复方①治喉症:鹅喉气管一个(阴阳瓦炙黄色),冰片

  • 猴头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猴头菌药材名称猴头菌别名猴头、刺猬菌、猬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r.)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