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山黧豆

大山黧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山黧豆

药材名称大山黧豆

别名茳茫香豌豆、山豇豆

来源豆科大山黧豆Lathyrus davidii Hance,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

功能主治镇痛。主治子宫内膜炎及痛经。

用法用量0.4~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山黧豆

药材名称大山黧豆

拼音Dà Shān Lí Dòu

英文名all grass of David vetchling

别名茳芒山黧豆、大豌豆

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茳芒豌豆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thyrus davidii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茳芒豌豆多年生草本,高80-100cm。茎近直立或斜升,圆柱状。叶直生;托叶大,半箭头形,全缘或下缘稍有锯齿;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8片,上部叶轴顶端常具分歧的卷须,下部叶轴多为单一的卷须或成长刺状;小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有时为菱状卵形或长卵形,长4-10cm,宽1.5-6cm,先端钝或圆形,具短刺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下面带苍白色;叶脉网状。总状花序腋生,通常有花10余朵;萼钟形,萼齿三角形至锥形,花黄色,长1.6-2cm,雄蕊10,二体,子房无毛。荚果条形,两面膨胀,长6-10cm,宽约5mm,无毛。种子多数,近球形,径约3mm。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缘、草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主痛经;有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种子:有镇痛的功能。用于子宫内膜炎及月经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七莲

    药材名称羊七莲拼音Yánɡ Qī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elliptica(Thunb.)Ching[Polypodium ellipti

  • 滴水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滴水珠药材名称滴水珠拼音Dī Shuǐ Zhū别名一滴珠、一粒珠、石半夏、水半夏、制蛇子、独叶一枝花、心叶半夏、石蜘蛛、石里开、独龙珠、蛇珠、岩芋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滴水珠Pin

  • 会东藤

    药材名称会东藤别名老妈妈针线包来源萝藦科会东藤Gymnema longiretinaculatum Tsiang,以种毛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刀伤出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西藏角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角蒿药材名称西藏角蒿来源紫葳科角蒿属植物西藏角蒿Incarvillea younghustandii Sprague,以根及种子入药。7~9月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晒干;8~9月

  • 山薄荷

    《中药大辞典》:山薄荷药材名称山薄荷拼音Shān Bò He别名摩眼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的全草。8~9月采收全草,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

  • 猪毛参

    药材名称猪毛参拼音Zhū Máo Shēn别名猪鬃草、小猪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普通铁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edgeworthii Hook.[A.caudatu

  • 鸡爪枝皮

    《中药大辞典》:鸡爪枝皮药材名称鸡爪枝皮拼音Jī Zhuǎ Zhī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酒饼叶"条。功能主治《陆川本草》

  • 酸角

    《中药大辞典》:酸角药材名称酸角拼音Suān Jiǎo别名酸饺(《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通血香(《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

  • 臭菘

    药材名称臭菘拼音Chòu Sōnɡ别名黑瞎子白菜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arpus foetidus(L.)Salisb.[Dracontiumf o

  • 簕竹

    药材名称簕竹别名车角竹、车筒竹、刺竹、大竹、水簕竹、大簕麻竹、麻竹、簕楠竹来源禾本科簕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以竹叶、竹笋、竹茹入药。生境分部华南、西南。性味竹叶: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