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拿身草

大叶拿身草

药材名称大叶拿身草

拼音Dà Yè Ná Shēn Cǎo

英文名all grass of Lax-flower Tickclover

别名路蚂蝗、粘衣草、山蚂蝗、野毛豆、羊带归、白花饿蚂蝗饿蚂蝗、水倒提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疏花山蚂蝗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dium laxiflorum D C.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疏生山蚂蝗半灌木,高50-120cm。茎细瘦,密被平伏短柔毛。三出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长5-17cm,宽3-8.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浅心形,上面有疏毛,下面密被平贴短柔毛。腋生总状花序或为顶生圆锥花序,长达28cm,花疏生;花萼长2-3mm,萼齿披针形,密生长柔毛;花冠紫色,龙骨瓣有皱起的附属物;雄蕊10,二体。荚果长2-5.5cm,密生钩状短柔毛,背腹缝线在节处稍缢缩,有4-12荚节,荚节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茎圆柱形,长50-100cm,密生短柔毛,具不明显的棱,质脆,折断面髓部明显。三出复叶,小叶3,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全缘,长4.5-15cm,宽3-6.2cm,表面枯绿色,下表面具毛茸,两侧小叶较小。气微。有时可见荚果,长1.8-5.8cm,4-12节,节处有缢缩,表面密被带钩的黄棕色小毛。气微。

性味甘;平

归经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活血,平肝,清热,利湿,解毒。主跌打损伤,高血压,肚炎,肾炎水肿,膀胱结石,过敏性皮炎,梅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胃痛,腹泻,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豆

    《中国药典》:巴豆药材名称巴豆拼音Bā Dòu英文名FRUCTUS CROTONIS别名双眼龙、大叶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

  • 蜘蛛网

    《中药大辞典》:蜘蛛网药材名称蜘蛛网拼音Zhī Zhū Wǎnɡ别名蜘蛛膜(《千金方》),蜘蛛丝(《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的网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蜘蛛"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华东阴地蕨

    药材名称华东阴地蕨拼音Huá Dōnɡ Yīn Dì Jué英文名Eastern China Grape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

  • 半蒴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 野香茅

    《中药大辞典》:野香茅药材名称野香茅拼音Yě Xiānɡ Máo别名香茅、香茅草出处《庐山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橘草的全草。夏、秋两季,于阴天或早上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高30

  • 狼肉

    《中药大辞典》:狼肉药材名称狼肉拼音Lánɡ Ròu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犬科动物狼的肉。原形态狼(《诗经》),又名:毛狗(《纲目》)。体长1~1.6米,尾长35~50厘米,体重3

  • 厚叶素馨

    药材名称厚叶素馨拼音Hòu Yè Sù Xīn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厚叶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pentaneurum Hand.-Ma

  • 海桐花

    药材名称海桐花别名海桐来源海桐花科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Ait.,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地。功能主治杀虫,外用煎水洗疥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鸦跖花

    药材名称鸦跖花拼音Yā Zhí Huā英文名Oxygraphis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鸦跖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graphis glaciali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