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咖啡

咖啡

药材名称咖啡

拼音Kā Fēi

别名咖啡豆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ffeaarabicaL.2.CoffeacanephoraPierreexFroehn.3.CoffealibericaBul1.exH1en

采收和储藏:果皮开始变红即可采收。采果期因种类而异,小粒种9-11月采,9-10月为盛果期;中粒种11月至次年6月采,2-4月为盛果期。加工方法有两种:1.干制法:鲜果晒干或烘干后,用脱壳机脱去果皮和种皮,筛去杂质即成。

2.湿制法:此法用于大规模生产。将鲜果用脱皮机脱皮,分开豆粒与果皮,再将脱去皮的豆粒在水中浸泡脱胶,洗净,干燥,再脱去种皮即得商品咖啡豆。

原形态1.小果咖啡,灌木或小乔木,高4-7m。老枝灰白色,节膨大;枝对生,稀3枝轮生。叶对生;叶柄长8-15mm;托叶阔三角形,生于幼枝上部的顶端钻状长尖,生于老枝上的顶端突尖,长3-6mm;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4cm,宽3.5-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略尖,边缘波状或浅波状,两面无毛。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总花梗无或极短;苞片基部合生;花梗长0.5-1.5mm;萼筒管形,长2.5-3mm,先端截平或5小齿;花冠白色,长度因品种而异,常为10-18mm,先端5裂,少4或6裂,裂片长于花冠筒;花药长6-8mm,外露;花柱长12-14mm,柱头2裂。浆果椭圆形,长12-16mm。种子背面突起。长8-10mm。花期3-4月,果熟期9-11月。

2.中果咖啡CoffeacanephoraPierreexFroehn.又名:中粒咖啡、中粒种咖啡《海南植物志》。本种与小果咖啡的区别是:叶长15-30cm,宽6-12cm,先端急尖或阔急尖。果卵状球形,长和宽近相等,均为10-12mm。

3.大果咖啡CoffealibericaBul1.exH1en又名:大粒咖啡、大粒种咖啡《海南植物志》。本种与小果咖啡的区别是:叶较大,长15-30cm,宽6-12cm,先端阔急尖,叶背面脉腋内的窝孔常具短丛毛。果阔椭圆形,长19-21m,直径15-17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原产热带非洲。

2.原产非洲。

3.原产非洲。

资源分布:1.我国华南、西南有引种栽培。

2.我国海南、广东等地有栽培。

3.我国广东、云南、海南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1.小果咖啡种子已除去种皮,呈椭圆形或卵形,长8-10mm,直径5-7mm,中间部厚3-4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有稍弯曲的纵沟及纸样种皮痕迹。生品类黄色或暗绿色;焙焦品暗棕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涩。

2.中果咖啡种子稍大,卵球形,长9-11mm,直径7-9mm,背面隆起,腹面平坦。

3.大果咖啡种子长圆形,长约15mm,直径约10mm,平滑。

显微鉴别:小果咖啡种子粉末特征:生品为淡黄绿色,焙焦品为棕色。

①棕色块状物众多,大小不一。

②纤维细长。

③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长可达200μm,直径20-40μm,孔沟明显。

④胚乳细胞壁厚,纹孔可见,含蛋白质粒及脂肪。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加水少许,加热,待水分蒸干后,加苯2滴,干后,可见沿载玻片边缘有淡黄色众多针晶。(检查咖啡因)

化学成分1.小果咖啡果实含生物碱,其中最主要的是咖啡碱(ooffeine),其次是可可豆碱(theobromine)和茶碱(theo-phylline)。种于含油,其中甾醇成分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i11astero1),菜油甾醇(campestero1),胆甾醇(cholesterol)和微量的5-燕麦甾-烯醇(Δ5-avenasterol),7-燕麦甾烯醇(Δ7-avenasterol),7-豆甾-烯醇(Δ7-stigmasterol);又含类脂,其中脂肪酸成分是:肉豆寇酸(myristic acid),棕桐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根、茎。叶、苗中含咖啡碱、可可豆碱、茶碱、1,7-二甲基黄嘌呤(paraxanthine),东茛菪素(scope1etin),对-羟基苯甲酸(ρ-hydroxyben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对-香豆酸(ρ-coumaric acid),阿魏酸(ferulicacid),绿原酸(ch1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叶中还含熊果酸(ursolic acid)。

2.中果咖啡果实含生物碱:咖啡碱、可可豆碱、茶碱。种子油中甾醇成分有:β-谷甾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5-燕麦甾-烯醇等。种子还含咖啡酸,阿魏酸,3-0,4-O-和5-O-咖啡酰奎宁酸(caffeoylquinic acid),3,4-0-3,5-O-和4,5-O-二咖啡酰奎宁酸(dicaffeoy1quinic acid),3-O-阿魏酰奎宁酸(3-0-feruloylquinic acid),3-0-阿魏酰-4-O-咖啡酰奎宁酸(3-O-feruloyl-4-O-caffeoylquinic acid),3-O-咖啡酰-4-O-阿魏酞奎宁酸(3-O-caffeoyl-4-O-feruloylquinic acid)。

3.大果咖啡果实含咖啡酸。叶中还含1,3,7,9-四甲基尿酸(theacrine,1,3,7,9-tetramethyluric acid),大果咖啡碱(liber-ine)就是0(2),1,9-三甲基尿酸[0(2),1, 9-trimethyluric acid〕,甲基大果咖啡碱(methyllibetine)就是0(2),1,7,9-四甲基尿酸(O(2),1,7, 9-tetramethv1uric acid]。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咖啡主要有效成分咖啡因和其结构类似物茶碱有很强的中枢兴奋作用。但茶碱较咖啡因作用更强,维持时间更长。人服用咖啡因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常常表现睡意消失,疲劳减轻,思维敏捷。剂量加大,中枢兴奋作用更加明显,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失眠、震颤等。更大剂量则产生局部或全身痉挛。茶碱在这方面的作用明显强于咖啡因。咖啡因、茶碱等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能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对呼吸中枢也有兴奋作用,这种作用在Cheyne-Stoke呼吸(Cheyne-Stoke respiration)和早产儿呼吸暂停等病理状态和用阿片类药物抑制呼吸的情况下更加明显。这类化合物尚可导致恶心和呕吐,这部分与其中枢作用有关。人服用85-250mg咖啡因可使长时间脑力劳动工作能力增强,反应时间缩短,但涉及精巧肌肉协调和准确计时或算术的工作能力有所下降。有恐惧症的患者对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尤其敏感,在一项研究中,大多数这类患者服用咖啡因血浆浓度达8μg/ml时即表现焦虑、恐惧和其他恐惧症的典型症状。当中枢神经系统被用药物抑制时,低剂量的咖啡因等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即可表现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另有资料表明这类化合物可特异性地对抗包括镇痛在内的阿片类制剂的作用。小鼠鞘内注射不产生痛觉过敏(hyperalgesia)剂量的咖啡因即可提高吗啡止痛的半数有效量。但尚无资料表明酒精中毒时,咖啡因可提高大脑功能。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咖啡因可产生耐受性和药物依赖性。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咖啡因、茶碱等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对循环系统有明显的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是复杂的,有时是矛盾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机体状态、剂量以及是否以前服用过这类药物。从前未用过这类药物的人服用咖啡因250-350mg可使心率稍有增加,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也有所上升。但上述剂量对常期服用咖啡因的人常常无任何作用。过去未服用过这类化合物的人服用咖啡因后引起的心率和血压升高是否与儿茶酚胺等化合物和血浆肾素活性升高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目前一致认为对于常期服用者,体内上述物质浓度并无明显变化。在高剂量下,咖啡因和茶碱都可造成心动过速。敏感患者可能出现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过量服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也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然而,对正常人这种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很小,对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室异位(ventricular ectopy)的患者通常也能耐受中等剂量的咖啡因。甲基黄嘌呤类对脑血管有收缩作用,使脑血管阻力上升,并伴有脑血流量和脑氧张力下降。

3.对平滑肌的作用: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可舒张各种平滑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尤其是在临床哮喘和实验中使用药物使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情况下作用尤为明显。茶碱是该类化合物中最为有效的平滑肌舒张药,但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此外,该类化合物尚能特异性地对抗阿片类药物对胃肠道的作用。

4.其他作用:咖啡因有增强人骨骼肌工作能力的作用,也能增加猫间接刺激四头肌的抽搐张力。在治疗剂量下,咖啡因和茶碱均可提高人膈肌的收缩力,减轻膈肌疲劳。此外,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特别是茶碱有利尿作用,其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与噻嗪类化合物相似,长期饮用咖啡可使血浆胆固醇浓度升高,但这并非由于咖啡因所致,而与咖啡所含其他成分有关。

毒性眼用咖啡因致死的现象很少发生。成人短时服用咖啡因的致死量约为5-10g,服用1g即可出现不良反应,多见中枢神经和循环系统症状。以失眠,不安和激动等早期症状发展到轻度昏迷、呕吐、痉挛,肌肉紧张和震颤,心动过速和期外收缩(extrasysto1e)也常见。此外,还可见呼吸加快。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少置载玻片上,加水少许,加热,待水分蒸干后,加苯2滴,干后,可见沿载玻片边缘有淡黄色众多针晶。(检查咖啡因)

性味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醒神;利尿;健胃。主精神倦怠;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木树皮

    药材名称毛木树皮拼音Máo Mù Shù Pí出处毛木树以红木之名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并谓:"红木,云南有之,质坚色红,开白花五瓣,微赭。"并有附图,其形态基本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

  • 齿叶泥花草

    药材名称齿叶泥花草拼音Chǐ Yè Ní Huā Cǎo别名锯齿草、五月莲。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齿叶泥花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

  • 大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药材名称大沙叶拼音Dà Shā Yè别名大叶满天星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

  • 楮树根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药材名称楮树根拼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

  • 镰叶马蔺根

    药材名称镰叶马蔺根拼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cariosa Willd.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腺花香茶菜

    药材名称腺花香茶菜拼音Xiàn Huā Xiānɡ Chá Cài别名食疙瘩、铁石元、路边金、水龙胆草、大钮子七[云南丽江]来源唇形科腺花香茶菜Rabdosia aden

  • 小丁香

    药材名称小丁香拼音Xiǎo Dīnɡ Xiānɡ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

  • 长柄臭黄荆

    药材名称长柄臭黄荆拼音Chánɡ Bǐnɡ 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狐臭柴、斑鸠占来源马鞭草科长柄臭黄荆Premna puberula Pamp.,以根、叶入药

  • 尾花细辛

    药材名称尾花细辛拼音Wěi Huā Xì Xīn别名白三百棒、白马蹄香、魂筒草、铁螃蟹、花脸细辛、小麻药、土细辛、蜘蛛香、金耳环、马蹄香、马蹄金、白倒插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尾花细辛和花叶尾

  •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