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君迁子

君迁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君迁子

药材名称君迁子

拼音Jūn Qiān Zǐ

别名软枣、红蓝枣、黑枣

来源柿树科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以入药。

生境分部山东、河北、江西。

化学成分含7-甲基胡桃醌(7-methyljuglone)、君迁子醌(mamegakinolle)、异柿醌(isodiospyrine)、双异柿醌(bisisodiospyrin)等。

杨梅皮甙(myricetrin,C21H20O12)。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止渴,除痰。治消渴。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君迁子

药材名称君迁子

拼音Jūn Qiān Zǐ

别名梬枣、小柿、模枣(《广志》),牛奶柿(崔豹《古今注》),软枣(《千金·食治》),丁香柿(《日用本草》),红蓝枣(《纲目》)。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柿科植物君迁子果实。10~11月果实成热时采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4米。老树皮暗黑色,深裂成方块状;幼枝灰绿色,有短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圆形,长6~12厘米,宽3.5~5.5匣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初时密生柔毛,后渐脱落,下面近白色,至少在脉上有毛;叶柄长5~25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簇生于叶腋;花淡黄色至淡红色;花萼密生灰色柔毛,裂片三角形;雄花2~3朵集生,长约5毫米,雄蕊16;雌花长1厘米,近无桁。浆果近球形至椭圆形,长1.8厘米,直径1~1.5厘米,初熟时为淡黄色,后变蓝黑色,被有白蜡层。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谷、山坡,或为栽培。分布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湖北和中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鞣质。根含萘醌类成分:7-甲基胡桃叶醌、君迁子醌、异柿属素、双异柿属素。本植物还含三萜类成分:白桦脂醇、白桦脂酸、蒲公英赛醇、蛇麻脂醇、熊果酸、β-谷甾醇等。

性味甘涩,凉。

①《千金·食治》:"味苦涩,冷,无毒。"

②《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③《海药本草》:"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止渴,去烦热,令人润泽。"

②《海药本草》:"主消渴,烦热,镇心。"

注意《千金·食治》:"多食动宿病,益冷气,发咳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君迁子

药材名称君迁子

拼音Jūn Qiān Zǐ

别名梬枣、小柿、(木耎)枣、牛奶柿、软枣、丁香柿、红蓝枣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纲目》:君迁之名,始见于左思《吴都赋》,而着其状于刘欣期《交州记》,名义莫详。耎枣,其形似枣而软也。

2.司马光《名苑》云,君迁子似马奶,即今牛奶柿也,以形得名。

3.崔豹《古今注》云,牛奶柿即软枣,叶如柿,子亦如柿而小。唐宋诸家,不知君迁、耎枣、牛奶柿皆一物,故详证之。君迁,其木类柿而叶长,但结实小而长,状如牛奶,干熟则紫黑色。一种小圆如指头大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君迁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lotus L.

采收和储藏: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30m。树皮灰黑色或灰褐色;幼枝灰绿色,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25mm;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3cm,宽2.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钝圆或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初时密生柔毛,有光泽,卜面近白色,至少在脉上有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簇生十叶腋;花淡黄色至淡红色;雄花1-3朵腋生,近天梗;花萼钟形,4裂,稀5裂,裂片卵形,先端急尖,内面有绢毛,花冠壶形,4裂,边缘有睫毛,雄蕊16枚,每2枚连生成对,子房退化;雌花单生,几无梗;花萼4裂,裂至中部,两面均有毛,裂片先端急尖,花冠壶形,裂片反曲,退化雄蕊8,花柱4。浆果近球形至椭圆形,初熟时淡黄色,后则变为蓝黑色.被白蜡质。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300m的山坡、山谷或林缘,各地多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阳光,耐严寒,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选择不严。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采成熟果实,搓去果肉,取出种子,在小雪节前后,用湿沙层积,第2年春季播种,也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直播田间,越冬前浇次透水,翌春即可出苗。

化学成分果实含鞣质[1]。

性味甘;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止渴。主烦热;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注意《千金·食治》:多食动宿病,益冷气,发咳嗽。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止渴,去烦热,令人润泽。

2.《海药本草》:主消渴,烦热,镇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二裂叶委陵菜

    药材名称二裂叶委陵菜别名痔疮草、黄瓜绿草、地红花、土地榆、黄瓜瓜苗、二裂翻白草、希日根[蒙名]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二裂叶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以带根全草或垫状茎基入药。夏

  • 镰叶瘤足蕨

    药材名称镰叶瘤足蕨拼音Lián Yè Liú Zú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别名高山瘤足蕨、小贯众、斗鸡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 狼把草根

    药材名称狼把草根拼音Lánɡ Bǎ Cǎo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狼把草的根,夏、秋采收,晒干。性状主根不甚明显,支根圆锥状而多分歧,干后为灰褐色,表面有纵纹。药理作用有增进消

  • 瞿麦

    《中国药典》:瞿麦药材名称瞿麦拼音Qú Mài英文名HERBA DIANTHI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石竹属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

  • 白刺花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药材名称白刺花拼音Bái Cì Huā别名白花刺(《贵州草药》),苦刺花(《文山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根。夏季采收。原形态矮小灌木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卵叶贝母

    药材名称卵叶贝母拼音Luǎn Yè Bèi Mǔ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卵叶贝母兰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

  • 野绿麻根

    药材名称野绿麻根拼音Yě Lǜ Má Gēn别名牡丹三七、华艾麻草、红禾麻根、铁秤铊、红火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bulblfera(Sieb.

  • 方儿茶

    药材名称方儿茶拼音Fānɡ ér Chá别名棕儿茶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gambier Roxb.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

  • 苦刺

    药材名称苦刺拼音Kǔ Cì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