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吉利子树

吉利子树

药材名称吉利子树

拼音Jí Lì Zǐ Shù

英文名Root of Bilobed Grewia

别名急糜子科、铜箍散、扁担木、孩子儿拳头、荀妃麻、棉筋条、二裂解宝叶、月亮皮、葛马麻、哨儿菜、圪柏麻葛荆麻、版筒柴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椴树科植物小花扁担杆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ewia biloba G.Don var.parviflora(Bunge)Hand.Mazz.[G.parviflora Bunge;G.chaneti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夏采收,晒干。

原形态小花扁担杆,灌木,高1-3m。小枝密被褐色短毛和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4-8mm,密被淡褐色短柔毛;叶片宽卵形,长3-11cm,宽2-6cm,先端钝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上面疏被短毛和星状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软茸毛,边缘具不整齐锯齿或微3浅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与花梗均密被淡褐以短毛和星状毛;花淡黄色,直径约1cm;萼片披针形,下面被星状柔毛;花瓣基部有圆形鳞片状腺体,腺体边缘被长柔毛;花柱2室,背着;子房2室,密被长柔毛,花柱细长;柱头分裂不整齐。核时近球形,2-4组合,橙黄色或成熟后黑红色,有光泽,2裂,每裂有2小核。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沟谷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 、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祛风除湿。主小儿疳积;脘腹4胀满;脱肛;妇妇崩漏;带下;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脾弱食少:娃娃拳老虎姜、莪参、寿星柑。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气痞(胸痞胀满):拗山皮枝、叶各一两五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风湿:拗山皮枝、松叶各十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④治小儿疳积及妇女崩带:扁担杆子枝、叶三至五钱,仙鹤草豨莶、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钱。水煎,冲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南亚新木姜

    药材名称南亚新木姜拼音Nán Yà Xīn Mù J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南亚新木姜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zeylanica(Nees)Merr.[Litsea z

  •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药材名称南瓜蒂拼音Nán Guā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

  • 山茶子

    药材名称山茶子拼音Shān Ch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竹节香附

    《中药大辞典》:竹节香附药材名称竹节香附拼音Zhú Jié Xiānɡ Fù别名两头尖(《品汇精要》),草乌喙(《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

  • 鳗鲡鱼血

    《中药大辞典》:鳗鲡鱼血药材名称鳗鲡鱼血拼音Mán Lí Yú Xuè出处《纲目》来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血。功能主治《纲目》:"疮疹入眼生翳,以少许点

  • 瓜蒌子

    药材名称瓜蒌子拼音Guā Lóu Zǐ英文名SEMEN TRICHOSANTHI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山姜花

    药材名称山姜花拼音Shān Jiā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和山姜的花。性味《纲目》:"辛,温,无毒。"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消食,杀酒

  • 人参娃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参娃儿藤药材名称人参娃儿藤别名土人参、土牛七来源萝藦科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止痛。主治腹痛。摘

  • 拘那花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药材名称拘那花拼音Jū Nà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原